第487章 陛下何故谋反?(3 / 5)
他们沉默着,唯有甲叶铿锵碰撞,汇成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肃杀洪流,迅速而有效地分割、包围了整个广场!
原本属于元朗安排的、混杂在羽林卫中的少量亲信,在这绝对的力量碾压面前,连反抗的念头都来不及升起,便被如狼似虎的甲士粗暴地卸下武器,按倒在地。
局势,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彻底逆转!
高澄终于向前踏出了一步,靴底踏在被鲜血浸透的石板上,发出清晰而沉重的声响。
他一步步,不疾不徐,却仿佛带着千钧重压,朝着祭坛走去。
所过之处,甲士如潮水般分开道路,又在他身后无声合拢,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铁壁。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元朗身上,让元朗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地暴露在冰天雪地之中,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谋划,都成了对方眼中一场拙劣可笑的猴戏。
“陛下,”
高澄的声音依旧平稳:
“您方才说,高氏跋扈专权,欺君罔上?”
他微微侧头,目光扫过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武僧尸体,语气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玩味:
“却不知这些身披僧衣、手持利刃、藏匿于太庙重地的‘高僧’,又是奉了谁人之命,意欲在这祭天大典之上,行那弑君……哦不,是‘清君侧’之举?”
元朗浑身剧震,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想要怒斥,却发现自己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想后退,想逃离那双眼睛,但双脚却如同被灌了铅,牢牢钉在原地,只剩下控制不住的颤抖。
高澄踏上祭坛的第一级台阶,目光扫过元朗身边那几个抖如糠筛、几乎瘫软在地的太监和文官。那几人接触到他的目光,登时被吓得伏在地上。
“陛下可知,”高澄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凛冽的杀意:
“自河阴之事后,主少国疑,四方不靖!是谁,殚精竭虑,坐镇晋阳,弹压蠢蠢欲动的宗室?是谁,亲冒矢石,督师北境,击退柔然铁骑于关外,使胡马不敢南下牧马?
又是谁,整顿吏治,疏通漕运,在连年天灾之后,勉强维系这摇摇欲坠的江山,让你这皇帝陛下,还能安安稳稳地在这洛阳,穿着这身龙袍,行这祭天大典?!”
高澄的声音并不如何激昂,但在场众人还是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事实胜于雄辩,高王的功绩,确实无人能够否认。
别的不说,要不是他,元朗只怕还不知道在哪儿放羊呢!
“是我父王!我父王才是真真正正的力挽天倾!”
高澄踏上最后一级台阶,与元朗仅隔三步之。他身影仿佛遮蔽了阳光,巨大的压迫感让元朗几乎窒息。
“然陛下是如何回报我父王擎天之功的?”
高澄猛地抬手,指向地上那些武僧的尸体,声音陡然冷了几分:
“是暗中勾结沙门败类,豢养死士于佛门清净地!是假托天意,在这供奉列祖列宗、沟通天地的太庙重地,设下如此卑劣的杀局!陛下!您这‘诛’字,真是诛得好啊!诛的是谁?诛的是我高澄?诛的是为您、为这大魏江山耗尽心血的高氏一门?还是诛的这大魏王朝最后一点气运人心?!”
“噗通!”一声,元朗身边一个年迈的文官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恐惧,双眼一翻,直挺挺地昏死过去。
元朗本人则如遭雷击,身体剧烈一晃,若非身后一个同样抖得不成样子的太监下意识地扶了一把,几乎就要栽倒在那片他“忠勇”卫士的污血之中。
看到元朗失魂落魄的模样,高澄冷笑一声:
“我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