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官逼民反 我们不得不反(2 / 2)
念及此处,宋熙悔恨交加,懊悔不已。
早知淳子赋如此心狠手辣、睚眦必报,他说什么也不该答应柳子苍,前来负荆请罪。
如今,非但不可能保住性命,而且必将死得极为凄惨,死后更是要背负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可世间并无后悔药可吃,宋熙也只能独自吞咽这苦涩的恶果。
…
也正如淳子赋所言,百姓们对东山道的上层官员们,早已积怨已久,满腔怒火。
一听闻宋熙是高级官员,也不管他究竟分管何事,所有人都朝着他发泄心中的愤懑与怒火。
经过几座城池的游街示众后,宋熙已然生不如死,身上污秽不堪,臭不可闻,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蛆虫在身上蠕动,可谓是受尽了折磨与侮辱。
不仅如此,最终他还是在青州城里被斩首示众,身首异处。
这一事件,无疑巩固并凝聚了反贼内部的人心。让不少人意识到,跟随反贼,确实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能够将这些高高在上的高级官员拉下马,亲眼看着他们被斩首示众,大快人心。
更重要的是,淳子赋的这一番举动,让外界的人清楚知晓,他们这些反贼,并非主动造反,而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为了活命,他们有足够的理由与底气这么做。
也因此,他们站在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不再是官府说他们是逆贼,他们便是逆贼了。
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是义军,是一支为了活命、为了正义而战的新兴王师。
同时,他们也向周边一些地方宣扬自己的理念与主张,让那些饱受官员们迫害的百姓们看到希望,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活路。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确实颇具成效,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这支反贼势力之中。
其势如日中天,呈现出一副崛起于微末的乱世割据势力之象。
……
琅琊城西北一百里外,有一座名为皋庆县的县城。
此时,在县城城楼上,沈蕴正眺望远方,眼中闪烁着阵阵睿智与决断的光芒。
在他身后,裘韦正向他通禀所得到的各种消息。
“……反贼大军转而进攻琅琊城,琅琊知府左丘歌已准备弃城逃跑,无心抵抗。”
“……学政宋熙在青州城被斩首示众,头颅被高悬于青州城楼上,以儆效尤。”
“另外,反贼贴出告示,揭露官府腐败、不作为…不少百姓纷纷归附,皆认为跟着造反才有活路,至少可以让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受到严惩,还世间一个公道。”
听完裘韦的通禀,沈蕴沉吟片刻,说道:
“看来反贼左护法淳子赋果然是有些手段,宋熙落得如此下场,也真是他罪有应得,竟公报私仇,罔顾法纪。”
裘韦接话道:“大人,据属下等探查的结果,宋熙私底下品行不端,贪污受贿之事并不在少数,只是在外人面前维持着一副清高廉洁的假象,欺世盗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