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回 筑基三法之论(2 / 2)

加入书签

弊端亦不容忽视,关乎长远道途。丹药之力,终属外来,是‘借’而非‘生’,必有丹毒残留,如附骨之疽,需在筑基之后耗费大量时日苦苦淬炼打磨,方能逐渐祛除,平白消耗光阴与心力。”

“且借外力突破,自身对力量的理解与掌控往往不足,导致筑基后的法力根基难免虚浮不稳,如同在松软的沙地上筑起高塔,看似雄伟,根基却不够扎实。更关键者,过于依赖外物,无形中削弱了自身与天地大道的直接感悟与抗争本能,未来欲突破金丹乃至更高境界时,心魔劫更重,天地瓶颈将尤为坚固,大道之途,可谓平添无数险阻与迷雾。”台下,许多依靠筑基丹突破的修士闻言,不禁面露沉思,或显惭色,或露恍然,显然触及了内心深处早已发现隐忧。

“其二,便是地道筑基。”莫沉继续阐述,语调平稳,如叙常事,“此法不假后天人工炼制之丹药,而是寻觅天地自然生成、蕴藏精纯本源灵力的灵果、仙草、灵泉、玉髓等天材地宝,借其蕴含的近乎天然的灵力,辅助冲击瓶颈。此法所得之灵力,源自天地,精纯无比,少有杂质,故而筑基后的根基较之人道筑基,更为稳固扎实,与天地灵气的亲和度也更高,后续修炼往往事半功倍,隐患与后患亦少得多。”

同样的,莫沉也随即指出此途的关键限制,言语客观:“然,此途可遇而不可求,非大福缘、大机缘者不可得。天地灵物,踪迹飘忽,多生于险绝之地,且各有其性,若与修士自身灵根属性、所修功法不尽相合,甚至相克,则效果大打折扣,贸然使用,反而可能引动体内灵力冲突,反受其害,不可不察。”

最后,莫沉的声音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肃穆:“其三,便是那最为艰难,也被誉为奠定无上道基的——天道筑基。”

“不借助任何丹药、阵法、灌顶等外力冲击瓶颈,纯凭自身当下的进度和时机,不断靠着正常修炼,一步步压缩体内法力真元,而冲破境界瓶颈。可能是在斗法的生死一线间,也可能是在游山玩水有所感悟时,突然间打破自身壁垒,进阶下一个境界。无论是筑基、结丹,或者是凝结元婴,都是相同的道理。”

莫沉的话语没有过多的辞藻修饰,只有朴实无华大白话,却带着一种强大的画面感,仿佛让人亲眼目睹一位修士在日日枯燥的打坐中磨砺心志,在不断压缩的灵力中锤炼经脉,于毁灭中寻求新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