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捅马蜂窝还是掏心窝(1 / 2)

加入书签

司令部里的气氛,因为林毅归来后展现出的雷厉风行而变得紧张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毅身上,等待着他下一步的指令。

余秋里看着林毅盯着地图沉思的样子,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林毅同志,你刚回来,一路辛苦。现在敌情大致就是这样。总部和军区的意思是让我们相机而动,在外围搞出些动静,牵制敌人。你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可以先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议一议。”

他这是在给林毅搭台子。

他知道,林毅虽然年轻,但打仗的鬼点子最多,看问题的角度也总是出人意料。

林毅抬起头,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余秋里身上。

“政委,我的想法很简单。”林毅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策应,不能只停留在骚扰上。小打小闹,对冈村宁次的七万大军来说,不痛不痒。要想真正帮到晋察冀的同志们,就必须打疼鬼子,打到他们的要害上,逼得他们不得不把伸出去的拳头缩回来。”

“说得对!”王大壮一拍大腿,瓮声瓮气地说道,“司令员,你就说打哪儿吧!我这大刀早就憋不住了!”

余秋里赞同地点点头,示意林毅继续说下去。

他也觉得小打小闹意义不大,必须得有一次有分量的军事行动。

“要打,就要打出我们第四军分区的威风,要让冈村宁次知道,他的后方并不安稳。”余秋里补充道,他指了指地图的北面,“安阳是平汉线上的重镇,也是鬼子在彰德府地区的中心据点。现在鬼子的主力都被吸引到北面和南面,安阳的守备力量肯定相对空虚。如果我们能联合军区其他兄弟部队,对安阳发起一次大规模的破袭,切断平汉铁路,必然能震动华北,迫使冈村宁次从晋察冀抽调部队回援。这样一来,晋察冀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

余秋里的提议,从军事角度看,是十分稳妥和合理的。

安阳地理位置重要,攻击安阳能直接威胁到日军的南北大动脉,战略价值很高。

而且,联合兄弟部队一起行动,兵力上也有保障,风险相对可控。

在场的不少干部都点头表示赞同。

这确实是一个四平八稳、很符合八路军当前战略战术的方案。

然而,林毅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政委,觉得打安阳不太妥当。”

一句话,让刚刚还热烈起来的气氛瞬间冷却。

王大壮不解地挠了挠头:“司令员,为啥啊?安阳的鬼子少了,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啊!”

余秋里也有些意外,他看着林毅,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林毅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点了点安阳的位置。

“安阳,看着是块肥肉,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带毒的诱饵。”

他解释道:“第一,我们觉得安阳空虚,鬼子也知道我们这么想。冈村宁次是什么人?中国通,老狐狸一个。他敢把主力调走,就不怕我们掏他的后路吗?我敢断定,安阳城里或许兵力不多,但周围一定布满了陷阱。我们一旦大规模集结部队靠近安阳,正中他的下怀。他部署在晋察冀外围的机动部队,掉头南下,就能和安阳的守军对我们形成内外夹击。”

“第二,我们是策应作战,目的是解围,不是决战。攻击安阳这种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然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和消耗战。以我们目前的家底,打不起。就算打下来,我们守得住吗?到时候鬼子大军回援,我们就会从打人者变成被打者,陷入重围,得不偿失。”

“最重要的一点,”

“攻击安阳,动静太大了。我们需要集结几个主力团,甚至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