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好消息接连不断,上京来的电话!(2 / 4)

加入书签

主题:基于新型核心构件的浸没式光刻机技术重大突破

“……自引入您提供的特殊黑色长方体核心构件(以下简称X-1)并进行适应性研究,研发进程取得跨越式发展。”

“X-1展现出的物理稳定性、能量传导效率及精密控制特性,远超当前国际公开学术理论范畴。”

“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能量场调制能力,极大优化光源系统,显著提升光束质量与均匀性……”

陆羽快速扫过倪元士写的这些理论研究报告,黑色长方体是系统提供的造物。

他自然清楚那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那完全超越人类科技的极限。

这个极限,包括未来。

“……基于以上突破,项目组已于三日前,成功利用首台实验机(代号烛龙-01)稳定重复制造出40线宽的集成电路芯片。”

“经初步测试,良品率已达到85%,具备商用价值!”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极限参数调试下,烛龙-01已实验性刻蚀出32节点的图形!”

“虽良品率极低(低于10%),且稳定性有待提高,但路径已经打通!”

“证明,我们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具备延伸至更先进制程的巨大潜力!”

“……当前,项目组正全力攻关28节点工艺整合,并同步进行烛龙-02量产型号的设计与零部件选型筹备工作……”

“预计,在资金、供应链保障充足的前提下,半年内可实现28工艺验证,一年内完成烛龙-02样机集成……”

陆羽逐字逐句看完报告。

心脏砰砰狂跳。

拿着鼠标的手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40!稳定量产!75%良品率!

32!实验性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

在光刻机领域,已经一举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略微超越了国际主流水平!

要知道,此时的台积电、英特尔等巨头正从45向32过渡!

若不是陆羽出现,国内光刻机进展还停留在90的水平!

90到40,直接追平甚至超越!

那块来自系统的黑色长方体,其价值远远超乎陆羽的想象。

直接将投入的巨量资源和两位国宝级院士的智慧,催化出核裂变般惊人效果。

“太好,太好了!”

陆羽猛然站起身。

激动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

芯片。

这卡住无数国家喉咙的锁链。

竟真在短时间内,看到打碎的希望!

陆羽再也坐不住了。

必须,立刻!

去南湾校区,亲眼看一看那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烛龙-01!

……

南湾校区,秦级军字打头的单位。

保密等级已提升到最高级别。

即便是陆羽,在距离研发大楼还有五公里处就被拦下,换乘内部通勤车。

经过层层安检,这才顺利进入。

到达大楼入口,又经过严格检查后。

通完电话,在倪德海院士亲自出来接引下,才得以进入核心区。

“陆校长,现在项目组的级别已和邱小姐相当,我们这些老家伙更是禁止和外界通信。”

“还请见谅啊!”

陆羽点头表示理解。

当年引爆邱小姐之前,很多科学家可是隐姓埋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