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今年又闹腾了?(2 / 4)

加入书签

,留下些许转圜余地。

届时若真的事不可为,再上表恳请致仕归隐,阻力也会小很多,或许能得一个安稳晚年。”

杨帆认真地听着,眼中光芒闪烁。

徐渭的这个建议,确实比直接硬扛或者彻底归隐要稳妥得多。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给自己,也给皇帝,甚至给同僚张居正都留出了空间和缓冲。

他思考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文长此计,老成谋国,亦是为我考量。也罢,这滔天巨浪,一个人硬顶确实愚蠢。

或许暂时退到岸边,看看风向,才是明智之举。”

他做出了决定。

“好,就依你所言。待回到杭州,交割了公务,我便上书陛下,请求静养一段时日。

正好,我也看看,张太岳接手了这阴沉木的烂摊子,以及西南后续的变法等诸多事宜后,会如何施为。看他究竟是想做个裱糊匠,还是个……真正的继任者。”

见杨帆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徐渭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

“部堂能如此想,便是大善。世事如棋,有时跳脱局外,反而能看得更清。”

既然心中已萌生退意,决定了后续的行止,杨帆和徐渭在安顺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后续的查探既然已经决定暂停并移交,他们便也不再耽搁。

几日後,两人轻装简从,离开了安顺城,并未选择来时紧张的陆路。

而是登上一艘客船,决定放舟东下,沿着江水,一路悠闲地返回杭州。

船行江上,速度并不快。与来时肩负重任、心绪紧绷不同。

此时的杨帆,仿佛真的将那些朝争党斗、变法维艰的沉重包袱暂时卸下了。

他时常站在船头,或者坐在舱外,欣赏着沿途的山色江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清新,远处偶有渔歌传来,更显天地开阔。

徐渭有时陪在一旁,与他指点山水,谈论些风物见闻,诗词典故,却默契地不再深谈朝局。

杨帆甚至有些流连忘返,看着这浩荡江流和不变的山川。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许多年前,他还只是个小道士,云游天下,四海为家,虽清苦,却自由自在,心中无羁无绊的那段岁月。

“若能一直如此闲云野鹤,倒也是人生一乐。”

杨帆望着远处江天一色的景象,轻声感慨了一句。

徐渭在一旁微笑道。

“待他年事了,或许真有此机会。”

杨帆笑了笑,没有接话,心中却知,那样的日子,终究是一种奢望。

但只要心中存有这份闲适,或许便能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多守住一分本心。

就在杨帆与徐渭于江上享受这难得悠闲时光的同时,远在北方的京城,气氛却截然不同。

虽还未到深冬,但京城的空气已然干冷彻骨,仿佛冬天提前许久便已降临。

一种无形的压抑笼罩着整座皇城,比凛冽的寒风更让人感到不适。

尤其是在那座香火缭绕、神秘莫测的朝天观内。

观内一处极为隐秘的静室之外,王大任正垂手恭立,额间却隐隐有冷汗渗出。

他刚风尘仆仆地从西南赶回京城,连口气都没能喘匀,便立刻接到了宫中谕令,被直接召来了这里。

皇上近年来愈发沉迷于修仙问道,常年居于西苑和朝天观等处的精舍之内,等闲不见外臣。

即便是他们这些所谓能沟通鬼神的方士之流,被召见时也极少能得见天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