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心烦意乱(3 / 4)

加入书签

,王材躬身应下。

杨慎看在眼里,深悔掺和其中,觉得自己不该考科举,如今泥足深陷难以脱身。

他见识过人,看出这些人早晚败落,届时会牵连自己,更惋惜杨帆这等贤人将被加害,大明朝也将大乱,心情萧索。

但想到前几日已暗示李贽,便无愧疚,以年老体衰为由,向众人拱手拜别。

当夜,杨帆与李贽、游居敬、安效良等人开始行动,让许多回乡的乡里义勇知晓初十将举行“南征军民祭奠诸葛丞相大典”。

夜里,四乡百姓因感念诸葛亮遗泽,且此次南征大胜、士兵和义勇死伤甚少,都十分喜庆。

次日是初九,杨帆让游居敬、李贽四处张罗祭典事宜。

有趣的是,沐朝弼、刘彰宽、王材等人也在动员“哀帝祭典”,双方手下人四处奔走时相互混淆,都以为在办同一件事,因此筹备过程颇为顺利。

多数人只知要祭奠诸葛孔明,而那些筹备祭奠建文帝的人,以为是小阁老要求扩大规模,便让百姓广泛知晓。

这一天平安度过,杨帆在三百火枪兵的保护下,寸步不离校场,饮食也十分小心,稍松口气后问李贽明日祭典谁的人气会更旺。

李贽称。

“杨大人,皇太孙如何能比得上诸葛丞相?皇太孙痴迷程朱之学,不及孔孟灵活,且黄子澄、方孝孺等白面书生不懂军国大事,即便白沟河不败,也早晚要败。”

杨帆觉得李贽这几个月进步很大,有了自己的见地,认同“道胜才是根本”。

他突然想明日去栖贤寺看看,若民气大盛,沐朝弼等人或许不敢动手,甚至可能被说动,毕竟他们与严家不同。

李贽极力反对,称王大任如毒蛇,其囚徒死士定会紧盯杨帆。

杨帆沉吟后提议当夜离开校场,藏到寺院里见机行事。

李贽知道他主意已定,且想到明日民气盛大对方可能畏惧,便点头同意,提议明日谎称杨帆生病在厂场歇息,亲卫仍守着,让对方想不到他已外出。

杨帆觉得此计可行,相信沐朝弼作为武人,当面说清后不会当场加害自己,李贽也认为沐朝弼尚有正气。

两人商议后别无他法,只能听天由命。

后半夜,杨帆扮成义勇偷偷出营,打听道路后赶到寺庙。

因王材、沐朝弼下令隆重筹备,寺中整夜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杨帆混进去扮成小厮,在柴房睡到天亮。

次日天未亮,永昌府城已是人山人海,四乡百姓大多天不亮就出门,赤霞满天时街头巷尾已挤满人群。

沐朝弼、俞潮胜、王材、刘彰宽等人十分意外,询问后得知百姓是来祭奠诸葛武侯,沐朝弼顿感不妙,质问刘彰宽。

刘彰宽也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何百姓不是来祭奠皇太孙,疑惑

这些人平常很少亲力亲为,只吩咐下去便由人操办,却不知昨日因双方混淆,

王材反应过来,猜测是杨帆在搞鬼,众人纷纷顿足痛骂。

王材称不能让风头被抢,让刘彰宽派人制止百姓祭奠诸葛孔明,改去西山祭奠皇太孙。

沐朝弼摆手反对,称云贵百姓极崇敬诸葛孔明,许多夷人视其为老祖公,此时制止定会惹怒民众。

他头疼不已,暗骂杨帆难缠。

王大任一早赶来,见状不妙,提议不强行压制,而是疏导,让衙役兵丁告知百姓今日两场祭典同办,先祭孔明,再祭建文,务必顺势掌控局面,否则他们的祭典会成笑话。

众人听后都觉头疼,他们本想营造肃穆悲哀的气氛,借此矛头对准杨帆、隐隐指向嘉靖。

宣示变法错误,昭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