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直言不讳(3 / 4)

加入书签

。”

卡布拉尔想了想,点头同意,让侍卫按本国礼节说总督去祈祷了。

侍卫敬礼转身离去,不料门突然被强行推开,俞大猷、林明国和郑亚四大步走了进来。

俞大猷让郑亚四问谁是总督,郑亚四当即大声喝问,让总督站起来回话。

卡布拉尔当场暴怒,猛地拍桌怒骂,门外走廊冲过来七八个侍卫,见是明朝将领又退后几步。

俞大猷和林明国听不懂佛朗机语,郑亚四也不敢翻译,场面一时尴尬。

林明国见大案桌后站着一个华人中年文士,大声问其身份,那文士慌张称自己是客人。

郑亚四认出他是马六甲华商林靖康,曾多次带船队到琼州、月港,还认识索扎。

俞大猷表示林靖康既是大明人,不为难他,问此人是否是总督,林靖康见佛朗机侍卫不敢动,只好点头。

俞大猷接着说。

“不管他翻不翻译,都要正告佛朗机总督三个条件。”

“一是立即命令缅国莽应龙撤军;二是立即释放所有华人奴隶,无论老弱妇孺一律无条件释放;三是今后一切海商易货均需到舟山公廨领取关文,无关文的船只水师一律击沉,无关文的商人一律驱逐。”

他顿了顿,语气森然地问。

“林先生,他是否听明白了?“

林靖康本是福建人,少年时随亲戚行海商,因聪明好学通多门语言,生意做大后成了马六甲市的华人议员,与历任总督私交极好,是华人在南洋的头面人物之一。

他见俞大猷沉毅果断,上午又亲眼见识了明朝水师的厉害,深知佛朗机人的时代已过去,海上终究是坚船利炮说了算。

他善于见风使舵,也猜到卡布拉尔多半有心求和,便用委婉的语气将俞大猷的话翻译出来,说得如同友好协商一般。

卡布拉尔早已胆寒,只是拉不下脸,即便听不懂华语,也能从神色和语气中察觉一二。

面对阴沉的天空,他长叹一声,背负双手用佛朗机语对林靖康说。

“佛朗机行遍世界为的是秩序,索扎是破落贵族,因行贿得职,我虽为远东总督也无力管束。上午的海战是因为明朝船只侵入领海,而缅人莽应龙的所作所为,我和本国政要均不知情。”

他提出和谈应建立在三个基础上。

一是明朝船只需驶离军港三十海里;

二是自己应得到充分尊重;

三是可以答应对方条件,但一切正式条约须两国使节共同磋商。若俞大猷同意,他会邀请其参加当晚的礼宾宴会。

俞大猷听着卡布拉尔的话,心中暗忖,无论大明还是佛朗机,文官都有一套弯弯绕,官场套路如出一辙。

卡布拉尔将一切责任推给索扎,声称对此事一概不知,这显然是骗人的,若真不知情,怎会早做防备?

若非自己警觉,恐怕早已葬身海底。

对于卡布拉尔提出的三个条件,俞大猷心里自有考量。

驶出三十海里是海上惯例,一方实际控制某岛某港,外人需保持此距离,否则可开炮,这不难做到。

三十海里不过一风帆的距离,佛朗机剩余战船也跑不了。

第二个条件是不要羞辱卡布拉尔本人,这也没问题,若非对方设陷阱在先,大明水师本不会如此。

第三个条件,他与卡布拉尔分别为闽海水师提督和总督,确实无权签订盟约,符合惯例。

俞大猷点头,让翻译转告卡布拉尔,自己可以答应条件,但停战和撤军必须立即执行,莽应龙必须即刻撤军,否则一切免谈。

卡布拉尔听后皱眉,长叹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