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受益者(3 / 4)

加入书签

“皇明太孙之神主”,有祭文,但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内容。

只记得他们提到“圣人之制”“燕逆”“反正”“阁老匡扶社稷”,还有李东阳、杨廷和等人。

他忽然想起,祭文是杨慎写的,那天杨慎也在场。

杨帆本还可惜没有祭文,听闻是杨慎所写,顿时喜出望外,脱口问。

“可是杨升庵?杨廷和的儿子,在永昌充军的那个?”

段奎予以肯定,还说。

“杨大人,当时,杨慎还当场祭拜了他父亲杨廷和,这一点,小人记得很清楚。”

杨帆心头一动,心想杨慎自负文采,写过的祭文多半会留底稿,打算路过永昌卫时去他寓所搜查,拿到祭文弄清究竟。

他随即让段奎把那天祭奠以及后来私采玛瑙贡品的事情写下来并按手印,叮嘱他只有说清楚,日后事情发作才能置身事外,段奎表示明白。

杨帆又问段奎是否记得具体时间,还疑惑皇太孙若在乌撒卫,为何要去永昌卫祭奠。

段奎想了想,称是十月初十,因自己生日也在那几天;

并解释皇太孙常驻乌撒的观音寺,却死在了永昌卫的栖贤寺。

杨帆想起曾看到过相关说法,原来皇太孙是死在永昌卫。

此时,杨帆忽然想到,今年他们或许也会祭奠,如今已是八月二十,得抓紧去永昌,或许能冒充进去看看。

但在此之前,需先去昆明府,因莽应龙已开始寇边,云贵大军正在集结,昆明府很快会有大事发生。

他让段奎和柏友荣回去写下详细情况,还让段奎写清楚昆明府那几个行总的姓名,随后让两人离开。

李贽见两人出门,才缓过神来,感叹道。

“没想到,这皇太孙,还有这么大用处!那些勋臣后人,也太糊涂了,明摆着是个圈套!”

杨帆笑言。

“严家二十年来,都是如此伎俩。不套住这些大人物,难以上下其手。其中,也确实有像沐朝弼这样不明是非的人。”

李贽由衷表示,希望变法能在天下推行,尤其要整治云贵之地。

杨帆有些诧异,询问缘由。

李贽感慨道。

“沐朝弼,竟占据了云贵三分之一的良田,有三百六十处庄产,所谓‘一庄一年、一年一庄’。我这几日在村中走访,百姓们都对此十分清楚。”

杨帆颇为意外,觉得一个人不可能占这么多,猜测是投献所致,称即便江南也没有这般情况,董份也只占了一两个县而已。

杨帆点头称,若游居敬被停职待参。

云贵就会由沐朝弼和刘秉仁等人掌控,届时自己和李贽都会有危险,沐朝弼心狠手辣,甚至可能直接对他们下杀手。

次日,两人拿到柏友荣和段奎的供状后,便让安效良带领其辖内两个所的一千二百名土兵,与自己一同向昆明府进发。

安效良旗下的土民早已按卫所编制,按照惯例,每次云贵大规模出兵,他需派出三分之二的兵力,剩余的留守。

一路上,杨帆仍不太相信沐家有三百六十处庄产,沿途休息时总会询问百姓,百姓因沐家名声太大,也不忌讳,所说的与李贽讲的大致相同。

这一日,到了沾益境内,此地平地广阔,与之前所见的山区不同,沃野良田一望无际。

正感慨时,只见不远处五六十个百姓拖家带口,惊慌地在路上奔走,一见官兵就远远避开,躲进了一片小树林。

杨帆正要询问,安效良叹息道。

“杨大人,这是禄氏内部在争夺爵位。“

他解释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