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难言之隐(2 / 4)
/p>
杨帆说道。
“他们争的,是可世袭的世官职位。一旦获得,便可在当地如‘小皇帝’一般。而且,这些土官,也察觉到了明朝局势的问题,为了生存,只能拼命相争。”
李贽又提及安效良的殷勤,觉得其似想投到杨帆门下,按常理他们这些人应如“瘟神”般让人避之不及。
杨帆分析,安氏在朝中无人,而禄氏依附严家,即便杀了朝廷命官也未受惩处;
安效良的堂弟安云翔可能已搭上严家人,这才让安效良如此急切。
“杨大人,那安效良,这几日对我们如此殷勤,又是为何?”
李贽疑惑道。
“按常理,我们这些人,应如‘瘟神’般,让人避之不及才是。”
杨帆笑了笑,说道。
“安氏在朝中无人,而禄氏,却依附严家。即便杀了朝廷命官,也未受惩处。我猜,安效良的堂弟安云翔,可能已搭上了严家人,这才让安效良如此急切。”
正说着,寺外传来通报,称安效良有紧急军情求见。
安效良匆匆进入东厢客堂,满脸愁苦,跪下哭诉。
“杨大人,李先生,救命啊!”
他哭诉潞江土司线贵、木邦土司罕拔投降莽应龙,云南巡抚要出兵,贵州巡抚刘秉仁点名让他增兵前往麓川,他认为这是借刀杀人,恳请杨帆救命。
“杨大人,潞江土司线贵,木邦土司罕拔,都已投降了莽应龙!云南巡抚要出兵,贵州巡抚刘秉仁,点名让我增兵前往麓川!这分明是借刀杀人,求杨大人救我一命啊!”
李贽对此感到惊讶,杨帆则推测是索扎说动了莽应龙。
他觉得此事出乎意料,佛朗机人索扎与美罗联手,或许会掀起风浪,而严家和一些勋臣也可能借此生事。
杨帆见安效良面无人色,询问其是否还有隐情。
“安大人,你面无人色,可是还有隐情?”
杨帆问道。
安效良跪下哽咽道。
“杨大人,这贵州巡抚刘秉仁,是刘伯跃的亲信。而刘伯跃,是严世藩的门人。我的族弟,走通了刘秉仁的门路,此次被调往麓川前线,必死无疑啊!”
杨帆和李贽这才明白,严家想借莽应龙之手除掉安效良。
李贽感叹。
“这明朝战事,竟已沦为勾心斗角,实在可悲!”
杨帆则猜到索扎说动莽应龙主动进攻,严家可借此机会掌控云贵川,莽应龙也能将触角伸入明朝境内,双方各取所需。
杨帆考虑到安效良作为世袭土官知晓不少事,想收为己用,便询问其对此事的处置建议。
“安大人,你对这事,有何建议?”
杨帆问道。
安效良称对缅用兵向来由昆明的黔国公主持,云南巡抚辅助,贵州则由乌撒、永宁、普定等卫出兵,自己此次前往麓川凶多吉少。
杨帆提及沐家人和云南巡抚应会主持公道,安效良却再次跪倒,称沐朝弼是严阁老的至交,虽云南巡抚游居敬公道,却难以与沐家抗衡,自己若去前线必死,儿子年幼也恐性命不保。
李贽怒斥严嵩祸国殃民,杨帆此时才明白西南大局。
严家联合沐氏、俞氏等势力伸入汉夷杂处之地,这些年为更换土官,导致二十多年来土官内战不断,而他们的连接纽带是恢复建文帝时期的圣人之制,这让原本难以联合的势力拧成一股绳。
杨帆想起安效良提及游居敬公道,便追问缘由。
安效良称游居敬在云南四年,多次要求朝廷防备莽应龙却未被采纳,且一视同仁,与刘秉仁截然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