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有去无回(3 / 4)

加入书签

的陈统,以及西堡长官司的安大人、康佐的赖大人,唯独普定卫指挥使顾承祖未到。

杨帆向众人逐一拱手致意,特意询问吉光羽是否为彝人,吉光羽回应自己是彝人,姓吉扭氏、汉姓吉,并解释顾承祖因偶染小恙无法亲自接驾,恳请杨帆见谅。

杨帆表示理解,称西南汉夷杂处不必拘礼,众人随之笑作一团。

席间,杨帆留意到众人提及顾承祖时都带着莫名的敬畏,觉得顾承祖很有问题。

便低声询问徐渭,徐渭借自己江南大商的身份出去打探。

很快回来告知杨帆,顾承祖的先辈顾成在靖难时投降燕王,后因守卫北平有功而有了根基。

杨帆暗自觉得徐渭是干情报的好材料,却也因他年纪、经历和人脉等问题认为不好任用。

酒过三巡,周弘祖作为众人首领,提及杨帆追捕佛朗机人以及剿灭倭寇、三战三捷的事迹,提议众人敬杨帆一杯。

杨帆喝过酒后,开始介绍同行的徐渭,称其是杭州珠宝商,也做织造局绸缎庄生意、

数月前去景德镇烧窑,因在九江见外洋商人而想起阴沉木,自己此次去徼外路过此地便带他同来。

众人听后有些恍然,打量徐渭觉得其像官商,还猜测其是否与沈一石有关。

徐渭起身向众人作揖,称自己是沾了杨帆的光,提及自己在织造局有亲戚、常跟外洋人做生意。

以及因张太岳在九江办瓷会时有人询问自己的阴沉木珠子,才想做相关生意,找杨帆同行也能路上解闷。

吉光羽此前得到顾承祖示意,见机行事,此时便笑着向徐渭敬酒,称自己族里有个叫吉牙的商人正在大渡河上捞木头,提议明日一早介绍两人认识。

徐渭连忙道谢,又说自己作为商人在商言商,今后各位大人有需用到自己之处,定会万死不辞。

一番话下来,之前紧张的气氛被冲散,众人虽仍不信其言辞,却也觉得他的做派确实像个商人。

散场后,杨帆与众人一同在了你校场营房下榻。

土官们因杨帆席间表现亲热,也给了些面子,将住处临时打扫得很干净,杨帆的房间格外宽大,还有老脚夫伺候。

杨帆与徐渭商议后,决定自己先带队前往贵州乌撒卫,再去昆明府,最后到永昌卫,视情况决定是否南下;

让徐渭留下,先稳住安顺众人,调查阴沉木背后的事情,有眉目后再去追赶,若两个月未查清,便无需南下,等候他们返回即可。

“徐先生,安顺这边,就麻烦你了。”

杨帆对徐渭说道。

“我与李贽,先带队前往乌撒卫,再去昆明府,最后到永昌卫。若是情况允许,我们再南下。”

徐渭叮嘱杨帆一行。

“杨大人,永昌乃烟瘴之地,中原人多有去无回,需多带药物、多找向导。”

杨帆与李贽相视一笑,让徐渭保重,能查则查,不能查便罢,还提示线索或许在顾承祖身上,且可能与越西侯有关。

他还提醒徐渭,安顺城内三府六衙盘根错节,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可多花钱向脚夫、船夫、厮仆等知情人打探。

杨帆留下十万两银子给徐渭,还告知若情况紧急,可表明自己文渊阁中书舍人的身份,料想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徐渭心中感激,觉得杨帆重情义、花钱大方,且对大明弊端看得透彻,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猜测其身世或许不凡,可能是某位藩王的世子。

徐渭表示自己一个月内大概率能查清,之后会直接去昆明府,那时杨帆一行在乌撒卫的事情也该办完了,言语间充满信心。

杨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