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七分敌三分友(3 / 4)

加入书签

严嵩君臣相知二十年,这般诛心之论,绝非寻常。而严嵩毕竟是大明朝资格最老的首辅,门生遍布、智慧过人,竟然转而投效裕王,虽然形同罢黜,但如此一来,威势仍在。”

“不过,严党毕竟已经遭受重创。如今徐阁老主持内阁,是为明面上的力量,严嵩在幕后支持裕王,是为暗地里的力量。”

“这般局势,暗不胜明,且裕王殿下历来都是清流领袖,此时难道不是清流执掌朝政的时机吗?恩相,我认为,我们要立刻矫枉过正,把杨帆那些激进的变法都改过来,折中尧舜大道与圣人之制,如此一来,天下权柄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正好放手施展。”

这番话从大处着眼,确实说清了如今形势的由来,张居正颔首捋须,赞赏道。

“汝默也是知晓大势之人。”

不料,张四维却朗声道。

“我不同意汝默的看法!恩相、各位,试问一句,杨帆呢?杨帆还在啊!汝默难道没看见吗?皇上同意他追捕倭寇要犯,又赏赐朝鲜使臣,而徐阁老唯唯诺诺。如今,杨帆、俞大猷已经厉兵秣马,不日就要出海了。”

“请问,这果真是清流执掌朝政吗?依我看,此时恰恰是清流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进退失据,甚至让皇上不悦、裕王不满、杨帆衔恨、严党暗算。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什么千载难逢的机遇?”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这话更为警醒。此时此刻,两人的话针锋相对,又各有道理,众人一时无话可说,纷纷把目光投向张居正。

张居正沉吟片刻,微笑道。

“汝默、子维说得都有道理。”

说着,他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沉声道。

“不瞒各位,在皇上接见朝鲜使臣之前,我也一直在观望。你们私下都问过我,我都推脱了。为何?因为这大明朝,如今仍是明君在上啊,这才是最大的势。”

他悠悠望着堂外忽然阴沉的天色,沉吟一会儿,又扭头回来,逐一扫视众人一遍,再次沉声道。

“各位,可知我为何请缨到江南来?”

不待众人回答,他接着说。

“因为我在一次朝议上,偶然发现,其实是皇上想要变法。”

众人从没听他说过这话,顿时神情凛然。

张居正继续说道。

“各位试想,我们都清楚大明朝到了何种地步,皇上岂会不清楚?各位也都听说过一个传闻吧?说是杨帆曾经有一道秘疏?其实到了如今,所谓的秘疏已经十分明白了,那就是杨帆自己说的‘尧舜大道’,皇上多半已经认同了。”

“那么,尧舜大道有没有道理呢?我重翻典籍,几番苦思冥想,如今觉得还是有道理的。皇上,的确是要重申太祖之制啊。不瞒各位,如果皇上这次没有召见朝鲜使臣,我还怀疑皇上只是想用杨帆平衡一下局势,而且很可能变法就到此为止了。”

“可如今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彻底变革啊。你们想,朝鲜的形势与大明何其相似?其国主竟说要‘戡乱’,又在国书上说其民众‘困极辱极’,那才是非同寻常啊,我想你们都是才智之士,应该已经十分明白。依我看,皇上不会放过严党。我们要考虑接下来的方略,这才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持久的静默让气氛有些凝固。

众人深知张居正十分了得,这番话果然道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

众人都在想。

如果皇上不放过严嵩,那么接下来,咱们难道就不能跟着裕王了?仍然要跟着杨帆和皇上?

正疑惑间,张居正又道。

“咱们谁也不能跟!试想,如果我们继续跟着杨帆干,虽然迎合了皇上,但尧舜大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