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正在忙(3 / 4)
>
百姓们发现,那些后背插着木牌的,便是待斩之人,顿时群情激愤。
“天杀的倭寇!”
“杀得好!斩尽杀绝!”
“罪有应得!大明万岁!”
各种口号,夹杂着激进的言辞和脏话,从人群中爆发出来,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几乎要将木台掀翻。
刘应节待众人情绪稍缓,再次摆了摆手,喊道。
“大道之行,自有法度!”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全场百姓立刻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审判。
刘应节随即下令。
“念大明舟山公廨刑状!”
按察使衙门的一位刑名佥事,手捧卷宗,走上高台。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
“查得,佛郎机国人马里奥,在我大明境内,杀害平民二十三人,抢劫财物三百七十两白银,判斩立决!”
“查得,日本骏河藩浪人井上次郎,在我大明境内,杀害平民十一人,抢劫丝绸百匹,判处枭首!”
判词简略,没有那些繁琐的刑律条文,只有清晰的罪名和判决。
佥事只念了五十名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和五十名徒刑犯的判词,约莫半个时辰便念完了。
但台下的百姓们却听得异常专注,仿佛比听书还要投入。
他们不时爆发出愤怒的口号,为每一个死刑判决叫好,为每一个徒刑判决喝彩。
高台之上,刘应节看着台下的群情激愤,心中感慨万千。
他出身武将,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却从未见过如此浩大的公审。
他忽然明白,杨帆的公审之法,其效用远超自己想象。
这些倭寇,平日里在战场上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此刻却气焰全无。
他转头看向杨帆,却见杨帆目光深邃,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大人,这公审之法,果真有效。”
刘应节由衷地赞叹道。
杨帆点了点头,目光仍旧落在台下的人群身上。
“公审的妙处,不在于审判本身。而在于伸张民气,振作人心。这是一场公道人心的审判,也是一场关乎世道人心的博弈。”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我们就是要让天下人相信,邪不胜正。只要大明的百姓,心中存着公道,那严党的阴谋,十二国的邦交攻势,都将不攻自破。”
刘应节联想到尧舜之世,感叹道。
“千百年来,这般场景,恐怕也只有尧舜之世,才能得见。如今,能在大明得见,刘某三生有幸。”
杨帆亦是叹息道。
“是啊。若天下官员,都能如此,体察民情,顺应民心,这世道,又何至于如此。若天下官员都能如此,世道早该太平了。”
两人相视而笑,享受着此刻人心伸张的乐趣。
佥事念完判词后,刘应节再次走上前,朗声说道。
“江南军民们!倭寇罪行已大白于天下!舟山公廨引大明律论罪,现在请文渊阁大学士、钦差杨帆签押!”
佥事将案卷呈上,杨帆接过案卷,在最后一页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走到台前,面对着台下数万双眼睛,大声问道。
“诸位可知道,今日公审,缘何而起?”
全场静默,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杨差的回答。
杨帆踱步沉吟片刻,朗声道。
“今日公审,秉承上天公理、尧舜大道!吾等以为,无论是大明,还是各邦,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