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死硬分子(4 / 5)

加入书签

,牵扯太广。

一旦变法失误,连退回小农时代的机会都没有。”

两人陷入沉默。渔船继续在夜色中前行,距离金山卫越来越近。

吕坤突然压低声音。

“大人,历港的贸易模式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相容的。只要还是一个国家,就无法接受这种模式。”

朱翊钧目光一凝。

“你的意思是?”

“要根治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吕坤谨慎地说。

朱翊钧缓缓点头,又摇头。

“道理不错。但日本和朝鲜的实力远不如我们,它们可能已经被倭寇控制,无力摆脱这种贸易体系的束缚了。”

“那大人的意思是?”

吕坤疑惑地问。

朱翊钧望向远方,声音坚定。

“只有我们大明先摸索出一条新路,其他国家才可能跟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吕坤眼中闪过恍然之色。

“大人是想...我们自己建立一个类似的贸易体系?”

“但要由朝廷主导,依法而行。”

朱翊钧强调道。

“掌握主动权,才能避免被它反噬。”

渔船靠岸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朱翊钧和吕坤匆匆洗漱后,立即前往台州卫抗倭大营。

军营中,士兵们正在晨练。长枪如林,喊杀声震天。

朱翊钧作为钦差兼文渊阁大学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胡大人呢?”

朱翊钧环顾四周,没看到主帅胡宗宪的身影。

戚继光上前行礼。

“回大人,胡帅身体不适,在帐中休息。”

朱翊钧微微皱眉。

“带我去见他。”

胡宗宪的营帐内,这位抗倭名将正对着地图发呆,脸色确实不太好。见朱翊钧进来,他勉强起身行礼。

“胡帅不必多礼。”

朱翊钧扶住他。

“战事如何?”

胡宗宪苦笑。

“托大人的福,军饷充足,将士用命。倭寇已被围困在台州湾一带,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朱翊钧注意到胡宗宪眼中的忧虑。

“胡帅似乎还有顾虑?”

胡宗宪摇头。

“可能是下官多虑了。总觉得倭寇这次败得太容易...”

朱翊钧心头一紧,这与他的预感不谋而合。

离开胡宗宪的营帐后,戚继光带着朱翊钧和吕坤巡视军营。

士兵们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尤其是那些特制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火器配备如何?”

朱翊钧问道。

戚继光回答。

“因军饷充足,新增了三十门佛郎机炮,火铳也补充了五百支。不过相比冷兵器,数量还是有限。”

朱翊钧点头,继续视察。军营布置得井井有条,防御工事坚固。从表面看,歼灭被围倭寇确实十拿九稳。

但当他走到高处,俯瞰整个战场布局时,那种不祥的预感更加强烈。

“戚将军。”

朱翊钧突然问道。

“从去年开始,倭寇数量可有变化?变法后又少了多少?”

戚继光略作思考。

“回大人,去年此时,沿海倭寇约有五万之众。变法后,小股倭寇纷纷解散,现在剩下的不足两万。”

“那此刻被围的倭寇中,浪人、高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