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不仅如此(3 / 5)
那些清流。”
李贽也插话。
“就是!理学心学都是空谈,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朱翊钧勉强点头,心中却忧虑更甚。
大明文盲众多,读书人的话语权太大,即使让何心隐他们讲学十年,也难以撼动理学的正统地位。
回到驿馆,朱翊钧仍在思索对策。
严党余孽、清流儒生、锦衣卫内部分歧...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大人!”
门子匆匆进来。
“有位俞大爷和李大爷求见。”
俞大猷站在驿馆门前,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
五月的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却驱不散他眼中的阴霾。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文进。
“文进,你说...他真会帮我们吗?”
俞大猷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不确定。
李文进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猷,放宽心。
朱大学士虽年轻,却是个明白人。况且...”
他顿了顿。
“他长得确实像令妹。”
俞大猷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眼中带着痛楚。
他不再言语,迈步走进了驿馆大门。
驿馆内,朱翊钧正在翻阅一本《海防图志》,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
当他的目光与俞大猷相遇时,两人同时怔住了。
朱翊钧看到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刚毅,眉宇间却带着忧郁。
而俞大猷看到的,则是一张与他记忆中妹妹几乎一模一样的脸。
尤其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似笑非笑的神情。
“俞...俞将军?”
朱翊钧率先回过神来,放下书卷站起身来。
俞大猷只觉得心脏猛地一缩,那种熟悉感让他几乎窒息。
他强压下翻涌的情绪,躬身行礼。
“钦差朱大学士。”
朱翊钧快步上前扶住他的手臂。
“俞大哥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
“自家人”三个字像一把钝刀,狠狠刺进俞大猷的心口。
他想起妹妹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求他照顾那个被送走的孩子...如今孩子就在眼前,却无法相认。
李文进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
“朱大学士,冒昧打扰,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朱翊钧点点头,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
“俞大哥,李大哥,你们为何来此?”
他又转向李文进。
“右卫的兄弟们还好吧?”
“托您的福,都好。”
李文进答道。
“兄弟们听说您平安无事,都松了一口气。”
俞大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朱大学士,倭寇正在频繁调动,恐怕不久就要出大事。”
朱翊钧眉头微蹙。
“倭寇?不过是些流窜的海盗罢了,俞将军何出此言?”
“您有所不知。
“俞大猷声音低沉。
“十多天前,我的探子在琉球得知,倭国本土的浪人正在胁迫各藩大肆征募兵员,恐怕很快就要再起大兵。”
朱翊钧面露惊讶。
“倭寇不是战败的南朝武士吗?怎会胁迫藩主?”
李文进叹了口气。
“朱大学士,您被蒙蔽了。倭寇绝非简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