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遵旨(4 / 5)
枯坐在龙案前,摩挲着那幅吴风送来的杨帆画像。
“陛下,已是三更天了。”
吕芳轻手轻脚地走近,声音压得极低。
嘉靖没有抬头,只是将画像轻轻放在案上。
“吕芳,你说朕是不是太狠心了?”
吕芳身子一颤,连忙躬身。
“陛下乃九五之尊,所思所虑皆为社稷,何来狠心之说?”
“呵...”
嘉靖冷笑一声,眼中带着痛楚。
“杨帆为朕分忧,如今却被天下儒生群起攻之,朕却只能袖手旁观。”
殿内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嘉靖突然站起身,宽大的龙袍袖口扫过案几,带起一阵风。”
朕不是不想救他!”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又迅速压低。
“可此时出手,正中严嵩和高拱下怀!他们会立刻将朕与杨帆绑在一起,说朕要恢复太祖之法,甚至推行秦法!”
吕芳的头垂得更低了,他知道皇帝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云贵两广...”
嘉靖踱步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
“朕想过让他去那里避避风头。可那些缙绅会怎么说?他们会说这是朕在幕后指使!天下舆论一旦被严嵩、高拱操控,逼宫之势即成。如今内忧外患,再来一次逼宫...”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吕芳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之前那场大礼议之争的惨烈,他至今记忆犹新。
而这一次,恐怕会更加凶险。
“陛下,杨大人年轻气盛,或许...”
吕芳小心地开口。
“他对百官的恶毒估计不足!”
嘉靖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一闪。
“他以为只要道理在他这边就够了?哼,那些人会把他推到法家的位置上,再暗示江南奴变是他主使的谋反!到时候,朕就成了包庇反贼的昏君!”
嘉靖走回案前,拿起那本已经翻得卷边的《运朝疏》,手发抖。
“吕芳,朕反复读这奏疏,越读越觉得杨帆是对的。
若非弘治朝李东阳恢复宰相,大明何至于此?
如今百官以阳明官学为由,竟敢发起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逼宫!”
“陛下息怒...”
吕芳跪倒在地。
“息怒?”
嘉靖冷笑。
“朕几次想下旨抓了那一百山长,用廷杖活活打死!”
他的声音中充满杀意,却又突然泄了气。
“可这有什么用?四十年前,他们只是在生父嗣父问题上发难,这次...这次是要朕的命啊!”
吕芳惊得抬头。
“陛下!”
嘉靖疲惫地摆摆手。
“一旦朕出事,裕王扛不住的。到时候,严嵩的霸府时代就到来了。”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吕芳。”
嘉靖突然问道。
“你可去看过杨帆?”
吕芳一怔,随即摇头。
“回陛下,老奴未曾...”
“呵,连你都没去。”
嘉靖苦笑。
“他一直待在家里,偶尔去白檀书院和内阁,却无人敢去看望。只有吕坤那小子,倒是隔三差五去陪他说话。”
“吕大人确实仗义。”
吕芳低声附和。
“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