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多谢阁老(2 / 4)
昔日被缙绅欺压之百姓,今得一线生机。吾与颜山农等亲赴江南考察,见市井繁荣,农夫面露喜色,此皆变法之功也...”
杨帆的手颤抖。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变法孤立无援,没想到在民间竟有如此坚毅的支持者。
“何先生他们...”
杨帆声音有些哽咽。
“他们真的这么认为?”
吕坤点点头。
“何止是他们。庶民派在江右办了'萃和会'学堂,讲耕读孝悌之学,士农工商皆日出作业,晚皆聚宿会堂。
他们痛恨权贵杀民,也不愿心学被立为官学,主张庶民自修,不与缙绅伪学同流合污。”
杨帆眼前一亮。
“他们支持变法?”
“何止支持!”
吕坤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认为你的'救民变法'正是他们一直期盼的。庶民派有自己的书院和讲学活动,与缙绅派形成对抗之势。杨兄,你并非孤军奋战!”
杨帆感到一阵眩晕,仿佛黑暗中突然看到一线光明。
他回想起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的所见所闻。
官爵本应是职事,却被《周官》歪曲为高人一等的特权,成为两千年的祸患。
“人人皆可为尧舜...”
杨帆喃喃自语,突然抓住吕坤的手臂。
“他们真的悟到了这一点?”
吕坤被他的激动吓了一跳。
“杨兄何出此言?”
“尧舜之世,官职只是职事,没有高人一等的官爵。”
杨帆眼中带着异样的光彩。
“后世伪书将这一道理搞乱,使当官成了天然爵位。我自以为看透了这一点,没想到何先生他们从庶民贱民的同德中,也悟出了这个道理!”
吕坤若有所思。
“难怪何兄常说'六亿神州皆舜尧'...”
“六亿神州皆舜尧!”
杨帆重复着这句话,突然大笑起来。
“好一个六亿神州皆舜尧!”
杨帆感到一股久违的力量在体内奔涌。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在民间,有千千万万理解他、支持他的人。
“吕兄,快告诉我详情!”
杨帆拉着吕坤在石凳上坐下,迫不及待地问道。
吕坤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这是何心隐先生给你的亲笔信。他们一直在暗中观察你的变法主张,认为你提出的'官职为公器'、'选贤任能'等理念与他们的主张不谋而合。”
杨帆接过信。
他小心地展开信纸,上面笔力雄浑地写道:
“杨公钧鉴:闻公变法之志,心甚慰之。今之世道,官爵为私,缙绅为贵,百姓为贱,此非尧舜之道也。
吾辈于江南设荟和会,聚族而居,共治共享,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试证人人皆可为尧舜之理...”
杨帆读着读着,眼眶渐渐湿润。
这些明朝书生以天地之心为心、以万世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竟然悟到了尧舜之世的真实。
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千难万难,若非有与民同德之志,绝无可能。
“明太祖、刘基等人生于乱世,自然能够看透本质。”
杨帆低声说道。
“而这些书生也能达到这一步,实在令人惊叹。”
吕坤点头道。
“何先生常说,心学之要在于致良知。若人人能致其良知,则天下大同可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