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萨理彦死,朵颜三卫(3 / 4)

加入书签

尊大佛在,七部只能老老实实按照原来的约定行事,不敢造次。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八日,杨帆再度离开辽阳城,前往前线与主力会合。

大凌河畔,明军大营。

明军驻扎的地方选在了大凌河北、尖山门南,从此处出发一直到广武镇附近,再从广武镇到胪驹河,便是此行杨帆的初步作战方向。

胪驹河在后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饮马河,乃永乐大帝朱棣所取之名。

不过朱棣目前在安南忙得如火如荼,估计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到蒙古来了。

杨帆抵达军营,明军上下将官以及朵颜三卫的首领都来迎接,时隔数年后,杨帆再度见到三位首领,上一次还是他们三个被封为泰宁卫指挥使,朵颜卫指挥同知,以及福余卫指挥同知的时候。

泰宁卫首领阿扎失里出身不简单,乃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后裔,满脸的络腮胡子,虎背熊腰。

阿扎失里在杨帆面前表现得十分恭敬,行礼道:“阿扎失里拜见杨大人,杨大人在永安都司的威名,我等如雷贯耳!”

朵颜卫首领脱火赤年近五旬,是三卫首领里面年岁最大的,也最沉稳。

脱火赤满面笑容,赞道:“杨总兵大败萨理彦,捉萨理彦到辽阳城伏法,还各部以太平,吾等佩服!”

福余卫首领海撒男答奚是三卫首领中最年轻的,还不到三十岁,他很是激动,道:“有杨总兵带着我们,定能给那鞑靼好看!”

海撒男答奚对鞑靼的厌恶不加掩饰,其实海撒男答奚并非为了讨好杨帆才这般说。

鞑靼继承了前元的朝廷残部,以北元正统继承者自居,对瓦剌颐指气使,瓦剌首领佛家奴曾忍了多次,后终于无法忍受鞑靼的高高在上,打了几场。

杭爱山就是二者交战的焦点,鞑靼对瓦剌尚且如此,对兀良哈三卫更是颐指气使。

海撒男答奚曾经希望与鞑靼交好,结果却被鞑靼派来的使者羞辱,从此便痛恨上了鞑靼。

杨帆微微一笑,道:“外面风大,吾等先进军营再说,设宴,本官要款待诸位。”

杨帆来的路上,与李景隆通过信,信中李景隆也说起了三位兀良哈首领当前的顾虑。

小孤山下一战,明军打得干净利落,一举击溃了气势正盛的萨理彦,让兀良哈三卫首领又惊又俱。

三卫首领曾私下里,多次探听过萨理彦的口风,想询问杨帆会不会也将朵颜三卫,施行内迁,他们很清楚内迁的意图与威力,如果能保持现状,他们是最为开心的。

朵颜三卫的性质,有些类似于“雇佣军”,名义上归附于大明,但是要作战,大明需要给朵颜三卫“雇佣金”。

宴席上,众人推杯换盏,将官们纷纷让杨帆讲述他荡平萨理彦的诸多趣事。

杨帆也不避讳,将明军小孤山下破建州军,又一路追击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兀良哈三卫首领听得时而惊讶,时而露出沉思之色,心里面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们佩服明军的战力,另一方面他们又畏惧明军的战力,畏惧眼前这位百战百胜的大明名将。

末了,杨帆语重心长地说道:“本官本欲维持永安都司之现状,奈何萨理彦倒行逆施,作恶多端,各部无法生存下去,才被迫出手。”

说者有心听者有意,朵颜卫首领脱火赤眼睛一亮,道:“杨大人宅心仁厚,其实在下认为永安都司保持现状,是最好的。”说着,脱火赤给阿扎失里与海撒男答奚都使了一个眼色。

阿扎失里反应过来,道:“对对对,我也觉得永安都司完成各部内迁后,就可太平实在不宜再有战事了。”

杨帆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