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回京述职(3 / 4)

加入书签

束,宴席之后杨帆入住了北平的驿馆。

因多喝了两杯酒,杨帆就与李景隆在廊檐下饮茶、对弈,消解酒意,王图坐在一边,轻声地为杨帆颂念锦衣卫送来的情报。

“燕王殿下从安南送了最新战报到应天,我明军已攻克了安南三分之二的土地,燕王殿下一战擒住安南的权臣胡季氂,剩余的安南土地,可在半年之内攻克!”

杨帆微微一笑,赞道:“燕王殿下是统兵奇才,平安南对他来说不算难事,好啊,如今安南到了我大明手中,以后我大明在中南半岛,就有了投射兵力的力量,好!”

李景隆摩挲着棋子,举棋不定,道:“以燕王的性子,未来局势稳定肯定还会出兵,占城国等国家,陆续都会成为我大明的领土,开疆拓土,大丈夫当如是!”

朱棣传来的战报令人振奋,而如今大明朝局中也有了些变动。

“陛下新设谨身殿大学士,任命杨伯成为谨身殿大学士,为陛下咨政,还有就是,信国公已经到了应天,见了陛下一面,因这两年身体不好,所以到了京城调养。”

汤和当初选择明哲保身,告老还乡,在家乡富贵无边,很不愿意到应天去。

杨帆闻言稍一思量,就猜到了汤和的意图,问道:“信国公莫非是见我大明东征西讨,拓土开疆,想要为后辈谋个差事,也参与到大明的大业之中?”

汤和的长子汤鼎,官至前都督佥事,可惜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的时候不幸去世,英年早逝。

汤鼎的长子汤昱,也就是汤和的长孙,如今在应天任职。

汤昱在应天顺顺当当地,未来也能升官,但想要立下大功,根本没有机会。

连心高气傲的蓝玉,都将长子、次子送去了辽东,想要在杨帆的麾下建功立业。

汤和见大明南北并进,又是收高丽,又是光复安南的,汤和心里能不着急?

王图忍着笑意,道:“大人神算,信国公见了陛下,请陛下准许他长孙汤昱,去安南协助燕王殿下,治理安南。”

李景隆闻言,有些不满地说道:“信国公太能算计,我军打高丽、打安南,这艰苦的时候,信国公不送长孙去军中效力,到了尾声信国公倒是出来为长孙谋差事,忒不厚道。”

杨帆宽慰道:“汤昱是长子长孙,未来要承袭信国公爵位的,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信国公爵位可就保不住了,为了家族传承,信国公此举也在情理之中,九江就别再说他了。”

杨帆正说着,欣然心中一动,问道:“你方才说谨身殿大学士叫……杨伯成?”

王图微微一怔,又看了一眼情报,道:“没错就叫杨伯成,大人认识他?”

杨帆摇了摇头,道:“本官不认识他,但是本官知道,他有个儿子,叫作杨荣。”

杨荣正是历史上永乐朝的“三杨”之一,也是让大明放弃了安南的主力推手之一。

可以说大明放弃了安南,是一步大错特错的棋子,直接导致明军的军力彻底无法深入中南半岛。

王图、李景隆、瞿能都觉得奇怪,杨大人怎么不认识杨伯成,却认识他儿子?

咚!咚!咚!

院门被敲响,辽东的大将墨翟,提着美酒来拜访杨帆。

墨翟不是好酒之人,来这里拜访杨帆也不是来喝酒的,而是有要事相商。

墨翟是杨帆的心腹,所以没有什么遮掩,直接开门见山道:“杨大人,小人本不想这么晚来打扰,但此事事关整个新都的建造,以及所有工匠和朝廷的体面,小人只好过来。”

杨帆听他这么说,眉头一皱,道:“哦?莫非,这监工官员,又克扣匠人与劳役的工钱、伙食?赵大人不是每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