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3 / 4)

加入书签

就是大明彻底解决瓦剌等蒙古部落的契机。

洪武二十二年的除夕夜,朱元璋为九位藩王全部划定了未来要就藩的地方。

基本覆盖了中南半岛与南洋,若是能按照朱元璋的规划,将所有的国家纳入大明,就算未来中原发生什么变故,这世上仍旧有汉人为主导的多个国家存在,这也算是为大明的将来上了一道保险。

亥时,马皇后领着宫女们将除夕夜的酒菜尽数上来,还有她亲自包的饺子,意为——更岁交子。

马皇后身子已经大不如前,饶是如此,今夜依旧举杯喝了一杯酒。

朱元璋也一改往日的严肃,与诸王说起当年的峥嵘往事,从起兵开始到崭露头角,当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传奇。

朱元璋满怀感慨,道:“当初咱家里是真穷,小时候就没穿过一条没破洞的裤子,没吃过一顿饱饭,天下的百姓要求并不高,有口吃的有身衣衫保暖,也就够了。”

说着,朱元璋话锋一转,道:“若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肯定会闹腾、造反,尔等将来到了封地,也要牢牢记住这个道理,否则封地安能长久太平?”

马皇后轻轻地推了朱元璋一把,说道:“今日是除夕,你们已经谈论了大半宿的国事,还要继续谈?别听你们父皇的,吃饭,吃饭。”

朱元璋只好将后面的话都憋了回去,别人的话可以不听,马皇后的话朱,元璋可不会不听。

眼见着年岁渐长,他与马皇后的时间还不知道有几年,这情谊也就越发深厚。

觥筹交错杯盘狼藉,除夕家宴一直持续到了丑时,方才散去。

应天城内烟花不时升空,释放出绚烂的烟火,美轮美奂。

杨帆喝醉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喝醉,然而在一片烟火之中,杨帆喝得失去意识,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回的府邸。

这一夜杨帆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站在大明宝船的甲板上,宝船无比巨大,他带领船队走遍天下,从南洋到西洋都留下了大明宝船的踪迹。

除夕家宴后,朱元璋在次日又宴请群臣,尤其是还在应天的功勋老臣。

徐达生了一场病,喝不得酒,朱元璋就恩准他以茶代酒,本已经告老还乡的汤和也来了应天,对外的说法是,这次若是不来,怕再也吃不到陛下御赐的酒席。

这话语说得悲伤,当年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兄弟,在慢慢地凋零。

有人老去,就有人风华正茂,正月初三,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

命锦衣卫指挥使杨帆重掌辽东都司与永安都司,爵位亦恢复为长安侯,命燕王朱棣赶赴云南,同时,命南安侯俞通源之子俞祖,与朱棣一起前往。

俞通源从去年开始,身体便抱恙,水师的事务基本由俞通源之子俞祖代为掌管。

俞祖率领水师,燕王朱棣则带领燕山卫诸将,以及燕山卫的人马准备开拔云南。

朝廷也同时将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往辽东、广西、云南调拨,大明的战争机器,再度运转起来。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十二。

杨帆入皇宫,于武英殿拜见朱元璋。

武英殿内放着两个大火盆,内殿暖洋洋的,朱元璋批阅奏疏,头也不抬地说道:“辽东战事将起,也不着急那两日,等过了正月十五,你与老四一起走,不着急。”

杨帆微微一怔,旋即说道:“陛下,臣不是要说此事,是青田公来信,请陛下过目。”

刘伯温……

杨帆不提,朱元璋几乎将这位老臣子给忘了,这两年刘伯温在辽东,掌控两大都司,政绩斐然,如今的辽东人丁兴旺,人口增长的速度乃是大明诸地之首,粮食也能自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