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军令状,杨帆的决心!(2 / 4)
人再见面,毛骧上上下下地将杨帆打量了一凡,笑着说道:“杨老弟风采不减当年,还是这身官服看着舒服。”
杨帆笑呵呵的说道:“毛大哥,之前查案的卷宗待会让人全部送到锦衣卫衙门去,蒋瓛、纪纲他们会接手,你今晚也随我去锦衣卫衙门,有很多事我都要问你。”
毛骧闻言面露难色,劝说道:“杨老弟,你为何要执意接下这桩案子?为兄劝你一句,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为兄我不是查不出,而是不敢继续查啊。”
杨帆悠悠说道:“科举乃国朝抡才大典,然这次科举总共录取五十一人,但福建、江西、浙江三省就占了五十人,这群文官的胆子之大,若这次不使出雷霆手段,那科举不就成了他们的自留地了吗?”
见毛骧还要说话,杨帆摆摆手,说道:“毛大哥,我也是北人,怎能眼睁睁看着这件事不管?你且放心,就算这案子查的水落石出,大不了我就回辽东,在辽东,谁人能动的了我?”
“那群南方的文官将官位看做囊中之物,别人不敢动,我来动,毛大哥,我需要你帮我,拜托了!”
见杨帆向自己行大礼,毛骧连忙扶住了杨帆,道:“贤弟万万不可,我……我帮你就是了!”
说完,毛骧拉着杨帆往书房里面走,然后神神秘秘地取出一个锦盒,道:“这是当初愚兄查案的时候,从一堆文书里面发现的,对你查案或许有用。”
杨帆打开锦盒,将里面的一页文书舒展开这么一看,目光瞬间凝住道:“毛大哥的这一纸文书何止有用,简直是抓住了此案的一个破绽,有大用!”
杨帆的眸子异常明亮,一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
上午杨帆官复原职,中午去了亲军都尉府,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在应天城的官员关注,尤其是刘三吾一众人。
刘府,刘三吾、张以宁相对而坐,神色都不轻松。
刘三吾眉头紧锁,道:“张大人,杨帆重掌锦衣卫,恐怕从明日开始,就会重新审问相关阅卷的考官,以及复审的官员,锦衣卫的刑罚酷烈,有几人能承受得住?若是他们松了口,恐怕……”
张以宁抚须,说道:“刘大人,你这是关心则乱,杨帆若是不动用刑罚,吾等还抓不住他的把柄,但杨帆若是对文官用了刑罚,岂不是给了吾等机会?”
刘三吾的眼眸微微一亮,顺着张以宁的话往下说:“他若用刑,我们就联合都察院的言官,上表弹劾杨帆,让他查不下去,可若是杨帆顶着压力往下查,陛下又默许呢?”
张以宁仰面而笑,说道:“今日杨帆不是说了么?百姓们来宫门前求的是一个公平,是民心,他能领着一群百姓来表达民心,我们就不能?这民乱能发生在南边,百姓聚众抗议酷吏杨帆,也就能发生在应天。”
刘三吾的思路豁然开朗,哈哈大笑道:“怪老夫太心急,居然将这一招给忘了,那老夫今夜就去联系御史,再命人准备好‘百姓’,杨帆敢用刑罚,就让他看看什么是‘民心’!”
张以宁与刘三吾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准,锦衣卫最令人恐惧的,就是诏狱中的刑罚。
按照正常的流程,杨帆一定将两次审查阅卷的官员都召去,一个一个审问,若是还没有结果,动刑是难免的。
可是从第二日开始,一直到第三日,杨帆都没有召集那些人去锦衣卫的官署,反倒是命锦衣卫去那些官员的家中探访询问,态度好的就像锦衣卫转了性似的。
许多官员暗暗嘀咕,莫非杨帆调查此案,不过是为了官复原职,沽名钓誉?他根本没有想过彻底彻查?
别听杨帆在奉天殿发誓,立下军令状,真查不出来,朱元璋还能因此要他女婿的性命?
在一片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