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再议迁都(3 / 4)
北方疆域有重大意义。”
朱元璋一对虎目之中,闪过一抹精光,却听杨帆继续说道:“且北平位于平原之上,土地肥沃,魏国公多年屯田、移民,使得粮食产量连年增加,通过疏通漕运等,物资可运送到都城,满足都城所需。”
“所以我认为迁都到北平,优于迁都洛阳,洛阳虽好却无法辐射我大明而今的疆域,陛下,若要使辽东安宁,北境稳固,乃至于未来出兵高丽,迁都北平皆为上上之选!”
朱元璋微微颔首,过了一会,方说道:“你的意思,咱明白了,此事容咱再想想,再想想。”
朱元璋抬起头,望着漫天的雪花,陷入沉思。
应天,雪夜。
在杨帆抵达应天的当天,应天城某处府邸,一个瘦弱的手扣动了门环。
当!当!当!
寂静的雪夜,声音格外刺耳,见无人应答,那瘦弱的手再度扣动门环。
当!当!当!
这次终于有了动静,一个声音没好气的说道:“来了来了!别敲了!真是的!”
小厮打开大门往外一看,一个瘦小的身影脏兮兮地,直勾勾地看着小厮。
“哪来的乞丐?快走快走!”
小厮正要关门,那少年却一把按住门,结结巴巴的说道:“我要……告状!”
小厮被气笑了,冷冷说道:“告状?你告状不去衙门,来我丁府做甚?再不走我打你!”
少年缩了缩脖子,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包袱皮,取出一张白布,上面赫然是用鲜血写成的字,在灯笼的映照下格外惊悚。
哎呦!
小厮吓了一跳,差点破口大骂。
少年结结巴巴的说道:“我爹娘……兄长、嫂嫂、哥哥……都死了,求……求求你。”
泪水顺着少年的眼角滑落,落在鲜红的字体上晕染开。
小厮看着哭泣的少年,再一想这孩子家破人亡,骂人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往外看了看,见无人跟踪,当即将少年拉近了府中,道:“你别哭,跟我去见我家丁大人,有什么冤情你跟丁大人说,丁大人会帮你。”
小厮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少年带来的血书状纸,会成为掀动大明官场的一个引子。
翌日,奉天殿。
今日的早朝一如往日,朱元璋与朝臣们商议政务,现在已经是年末。
临近年底,属户部、吏部最忙,户部的官员考绩,吏部的账目核对都要在除夕前完成。
不过,除了户部与吏部外,其他的事情倒是要少上不少。
商议政务结束之后,群臣便开始单独上奏,至于迁都的事情,朱元璋还未拿定主意,也就没有对外说。
忽然,御史丁廷与余敏同时走出来,道:“臣都察院御史丁廷(余敏),有事启奏!”
两个御史一同出来参奏,恐怕又有人要倒霉了。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颇有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
朱元璋笑了,说道:“两位爱卿是商议好的?成,你们说说有什么事?”
丁廷取出一封奏疏,说道:“陛下,臣要参奏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彧,中饱私囊克扣粮饷,鱼肉百姓,北平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滥用私刑,滥杀百姓,无法无天,这二人狼狈为奸,十恶不赦!”
此言一出,朝廷鸦雀无声,就连今日来上朝的杨帆,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丁廷是京官,怎么管起北平的事情来了?他从哪里得到了线索证据?
百官神态各异,其中户部侍郎郭桓的脸色瞬间大变,惊骇地盯着丁廷与余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