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胡天赐之死(2 / 4)

加入书签

会跳到另外一桩事情上。

刘伯温抚须,道:“自然知晓,去年年中陛下派往辽东两万多人,今年年初又派了一万人,这是要巩固辽东,剑指纳哈出啊。”

纳哈出原是元末的大臣,历任太平路万户、大尉、丞相等官职,他本人是蒙古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后裔,为人骁勇善战,尤其善于用奇兵。

元顺帝时期,纳哈出曾率军与红巾军激战数次,当元大都被攻陷,元廷北迁后,纳哈出的地位便水涨船高,他号称拥兵二十万,雄踞辽东,屯驻在金山(即今吉林双辽)。

彼时的大明有南北两患,北虏南倭,这北虏南倭中的北,便是北迁的元廷与辽东的纳哈出。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曾遣使者往辽东金山,招降纳哈出,被纳哈出拒绝。

刘伯温轻声说道:“纳哈出拥兵自重,与元廷互为掎角之势,陛下的战略便是要经略辽东,先削弱纳哈出的羽翼,再彻底剪除纳哈出的势力,若能不动兵迫使纳哈出投降,最好。”

杨帆想了想,说道:“青田公觉得,纳哈出会轻易投降么?”

刘伯温想都没想,说道:“纳哈出此人心高气傲,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除非我大明出兵大兵压境,使得纳哈出走投无路,否则,纳哈出断不会投降的。”

二人正闲聊间,朱橚兴冲冲地来了。

朱橚在洪武十二年的时候便到了北平,跟随吕复学习医术,更着手为吕复刊印吕复的著作,他带来了最新刊印的《五色诊奇眩》、《运气图说》,还有一本《长沙伤寒十释》。

朱橚十分的兴奋,道:“杨大人,吾与吕先生说好了,今年再整理他其他的著作,争取再刊印出《运气常变释》、《松峰斋杂著》两本书……”

杨帆接过了书卷,翻阅起来,道:“殿下,这些都是能流传后世的医书,殿下能推动此事,当真是功德无量,不过,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大概率殿下就要去就藩,这刊印医书的事情,以后殿下恐怕难以再亲力亲为了。”

闻言,朱橚脸立刻苦了起来,道:“杨大人说的是,大哥写信来也与我说过此事,所以我想好了,我会向父皇请命,延迟就藩,等过了三五年将吕先生的医书全部整理好,刊印发行到天下,再去就藩。”

杨帆与刘伯温对视一眼,皆露出苦笑。

朱橚有一颗赤子之心,真心喜爱医术,可形势不由人,朱元璋册封藩王后,怎么可能允许燕王与周王待在一处?

朱橚,是非走不可的。

………………

过了除夕后,应天城的气候逐渐转暖,才三月末,整个应天便有了勃勃生机。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有许多小商贩在沿街叫卖,还有出来游玩的人。

忽然,从长街的尽头传来一阵马蹄滚滚的声音,有经验的百姓一听就知道——那个混世魔王又来了!

长街尽头有两驾马车疾驰而来,前面的那个马车上坐着一人,一身锦袍眉飞色舞。

“李三!快点,快点,再快点!”

他不停地催促赶车人,还得意地对后面的马车喊道:“宋兄!你行不行啊?就这种速度?”

后面的马车上,宋慎大声喊道:“胡少,还没到那尽头呢,你我谁能赢,尚未可知!”

前面的锦袍青年一听,放声大笑道:“好!咱们就比一比输赢!”

两侧的百姓们连连避让,害怕被波及,有不明就里的人询问,这两个人是什么来路,竟然敢在闹市纵马疾驰?

“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后面那个,是景濂公的孙子,宋慎,那可是在内廷当差的。”

“宋家的子孙?啧啧啧,宋家世代清流,怎么生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