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大捷(3 / 4)

加入书签

千六百多人。

这般手段也就是生错了时代,若是早生个十五年二十年的,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徐达心情极好,道:“为父立刻修书一封,送往京城,为杨帆,为密云守御千户所请功,辉祖,你去将这战报传阅边防,以鼓舞我军士气!哈哈哈!”

徐辉祖领命离去,徐达精神抖擞,如今正值移民迁入屯田点的时候,许多迁移来的百姓都十分不安。

他们担心生活在边关附近,万一元军打过来,明军顶不住怎么办?

杨帆率领明军在古北口一战,打得干净利落又漂亮,无疑是活字招牌,让大明的边关百姓都看看,明军斩敌军,如探囊取物!

虽然徐达心里跟明镜似的,杨帆能取得这般战绩,一来靠他的奇谋妙计,二来靠对方犯蠢,三来靠杨帆那逆天的武力。

不过老百姓哪懂得这么多?他们只看战果就成了。

………………

应天,胡府。

边关的消息从顺天府传到应天城,已经是五天之后的事情,这一天的早朝上,杨帆出尽了风头,他人虽然不在,可是恶心胡惟庸等文官的本事还是一等一的。

朱元璋将杨帆的战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讲述出来,更是说了那惊人的战损比。

就连汤和、耿炳忠等平日少言寡语的武官,也对杨帆这次的战绩赞不绝口。

朱元璋大手一挥,封杨帆为顺天府知府,杨帆本来也在行使知府的权力,毕竟徐达忙得热火朝天,哪有时间管政务?而朱元璋对杨帆的第二个封赏,就更有趣了,他封赏了杨帆子爵爵位。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制定了爵位的改革,罢子爵、男爵,大明的爵位只有公爵、侯爵、伯爵。

而今朱元璋重新将子爵给提出来,这是真的赏识杨帆,却又不能直接封杨帆为伯爵,因为刘伯温这种功臣,才堪堪封了一个诚意伯的伯爵,杨帆怎么可能与刘伯温等平起平坐?所以,才重新将子爵给搬出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杨帆升职加爵,与杨帆交好的如太子朱标,秦王、晋王、燕王等都很高兴。

可是与杨帆素来不对付的文官里面,有许多人暗暗恨得牙痒痒。

胡惟庸、陈宁,以及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人在胡惟庸府上饮酒,小院里很是僻静雅致。

可费聚、陆仲亨却愁眉苦脸,陈宁故意说道:“杨帆被封了子爵,未来再立下战功,封伯爵、侯爵也不是不可能啊。”

哼!

陆仲亨猛地将酒杯一摔,道:“伯爵?他也配?杨帆个毛都没长齐的家伙,何德何能封侯爵?”

陈宁微微一笑,说道:“吉安侯,重要的不是杨帆配不配,而是陛下对他的信任,当初杨帆去泉州府,多少人都以为杨帆会一辈子待在泉州府那地方,结果呢?”

陈宁的话好像一根针,扎在陆仲亨与费聚的心头。

费聚眉头紧锁,道:“陈大人说得有道理,杨帆能在泉州府折腾起来,并重新归京,那都是陛下宠信,甚至还派他去顺天府,有机会立下战功,这未来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费聚与陆仲亨,同杨帆之间的仇怨可不小。

他们时刻记在心里,可是看目前的局势发展,整不好有一天,杨帆要踩在他们的头顶,二人能不焦虑么?

陈宁故作忧愁,道:“杨帆素来痛恨我们这些老臣,甚至连功勋大臣也不放过,德庆侯、靖海侯,郑国公,都被他一一扳倒了,凡是与他有过节的人,哪个能善终?”

费聚与陆仲亨心中一沉,费聚不由得看向了胡惟庸,道:“胡相,您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