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杨帆狠起来,连自己都杀(2 / 4)

加入书签

江宁县县城两地,所暗访之人包括小湾村百姓、当地的耆老,还有府衙当差的衙役凡五十余人,其中有十二人在其证词签字画押,证明孙老汉所言属实。”

云奇将证词取来,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并未看那些证词,而是直接对常茂道:“常茂!事到如今你还不说实话,难道,你真的要让咱去查吗?”

朱元璋这话说得很有趣,他看都不看杨帆呈递的证词一眼,说的话也是没有承认杨帆私下调查的合法性,明显是有意要保住常茂。

常茂全身直哆嗦,嚣张得意瞬间消失,朱元璋真的要去查,绝对能查得出来,此时的不敢再说谎,“扑通”一声跪地,眼泪鼻涕一齐流了出来。

“陛下,臣糊涂,臣就是一时失手杀了人,臣知错了,求陛下饶恕臣这一次吧!”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站起身喝道:“现在知道错了?方才孙老汉与你对峙,你怎么不承认?你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常茂哭得越发伤心,道:“臣也是怕陛下您生气伤身,陛下,臣前些日子去江宁县散心,也是因为春日到了,臣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都会领着臣,与陛下、诸位叔伯一起外出春游,臣思念父亲心中抑郁,才……才犯下大错,求陛下您宽恕罪臣!”

朱元璋本想着对常茂动手。

可常茂那些话,让朱元璋脑海里浮现了英年早逝的常遇春,还有已经怀有身孕的太子妃常氏。

洪武二年,常遇春自开平率大军南归,在柳河川突然病逝,那一年常遇春才四十岁,朱元璋连他生前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往事种种涌上心头,朱元璋握紧的拳头缓缓松开,他是真心软了,不忍严惩常遇春的儿子。

朱元璋来回踱步,众臣子也看出朱元璋的犹豫,知道常茂这动之以情算是奏效了。

朱元璋眉头紧锁,道:“常茂纵马踩踏农田,杀二人以泄愤,其罪难恕,然常家于朝廷有功,咱……”

常茂心中暗喜,知道今日这一关算是过去了,就在这时,杨帆忽然开口道:“陛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岂有杀了人就赔偿几贯钱的道理?”

朱元璋看了杨帆一眼,却听杨帆继续说道:“若不对常茂严惩,日后谁还会遵守大明律法?朝廷的法度岂不是成了笑话?陛下是天子,当带头维护我大明的法度,为天下人做表率,不严惩常茂,不足以震慑天下宵小!”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黑,他看出来,今天杨帆跟着孙老汉一起来,是要常茂的命!

朱标轻轻咳嗽了一声,给杨帆打眼色。

常茂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儿子,朱元璋念及旧情不忍严惩常茂,杨帆这不是与朱元璋对着干么?

可惜杨帆似乎没看到朱标的暗示,继续说道:“孙老汉一家都是平头百姓,常茂贵为国公,虽地位相差悬殊,然法理上孙宁与其妻子,与常茂并无差异,难道就因为常茂是国公,平白无故杀了人就可不用偿命?”

朱元璋被杨帆质问的一时间语塞。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杨帆占据着一个“理”字,皇帝都拿他没办法。

常茂的额头上已经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他看出来了,杨帆真要对自己下死手,他慌张地四处张望,想让那些淮西勋贵站出来,为他说两句好话。

可惜的是,凡是与常茂对上眼的勋贵,都纷纷低下头装作看不见,不敢惹火上身。

杨帆连朱元璋都敢硬刚,何况他们?谁敢帮常茂说话,杨帆肯定一起咬。

此时,常茂心头一片冰凉,暗骂那群人不仗义,平时和自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真出事了谁都不肯站出来。

最后常茂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