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火中取栗(3 / 3)
尊称杨帆为“先生”,杨帆对于朱棣来说是个亦师亦友的人,杨帆的话,朱棣肯定会听。
杨帆微微颔首,然后在俞祖饱含希望的目光中,行礼说道:“臣杨帆,愿追随殿下留在此处,共克时艰!”
俞祖的脸僵住了,他不敢置信地看着杨帆,我让你劝说殿下,你却反其道而行之?!
杨帆义正词严地说道:“殿下与臣可以走,但等到巢湖水师一来,朝廷真下令捉拿吴祯,谁知道吴祯会不会煽动欺骗麾下将士,与巢湖水师起冲突,届时死伤何止百人,千人?殿下为大义留下,吾愿相随。”
杨帆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心里想的却是另一番计较。
他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次作死的机会,朱棣是燕王,是皇子,翻起脸来,吴祯大概率不会动朱棣,他杨帆又不是皇子,吴祯能饶了他?
闻言,朱棣一把拉住杨帆的手,神情激动,道:“有先生在,虽是龙潭虎穴,本王不惧!”
俞祖彻底绝望了,杨帆来了个火上浇油,又是“共克时艰”又是“大义”的,他俞祖要是走了,岂不是成了无情无义之人?
最终,俞祖只能硬着头皮,道:“臣还带来些本部人马,既然殿下不离开,臣也不离开!”
是生是死,俞祖也管不了了,只能舍命相陪,总不能将燕王一个人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吧?
三人敲定都不离开后,开始连夜商议计划。
俞祖道:“擒贼先擒王,吴祯是备倭水师的主心骨,若是能找机会将他擒住,我等就占据了先机。”
燕王朱棣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吴祯就住在府衙中,本王可以将他诓进院子里,命左右侍卫擒住吴祯,怎样?”
俞祖有些意动,他看向杨帆,却听杨帆道:“殿下这办法可行,不过就这样擒住吴祯,备倭水师的将领与将士们该怎么想?殿下要怎样解释?这召集其他的将领、水军需要花费时间,夜长梦多,不确定性太多。”
说着,他脑子里灵光一闪,道:“正好,三日后是犒赏宴会,到时候聚集了大批高层、中层的将领,还有许多水军精锐士卒,他们是整个备倭水师的核心,只要让他们相信,吴祯根本没法反抗。”
俞祖想了想,觉得杨帆的办法的确是更好,擒住了吴祯,将士们投鼠忌器,而人员汇集在一起,更有利于将吴祯的所作所为瞬间披露出去,减少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那我呢?”俞祖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俞小将军立刻回去联系俞将军,三日后将整个崇明岛围住,到时候等我和殿下的信号,我等里应外合,一举解决吴祯可能引起的叛乱。”杨帆想了想说道。
三人又商议了半个时辰的具体细节,朱棣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大干一场,他并不感觉到害怕,反而热血沸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