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倭寇袭击市舶司(2 / 3)
常茂与胡天赐被杨帆暴打,朱元璋当然知道,不过朱元璋并不认为杨帆做错了,纨绔子弟在京城纵马疾奔,早晚要闹出人命来,杨帆只不过是教训了他们一顿,他还觉得杨帆打得轻了呢!
朱标在一旁,轻声问道:“父皇,胡相称病不当值,该怎么办?”
“难道没有了胡惟庸这个中书省丞相,整个大明朝都要瘫痪了么?”朱元璋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自从有丞相以来,历朝历代,君权与相权一直是互相拉扯的状态,很多时候丞相能影响君主的政令,阻碍君主的意志。
对于权力掌控极为看重的朱元璋来说,丞相,就是一个最大的阻碍掣肘,所以朱元璋心里一直都想要废掉丞相这个职位,今日胡惟庸的表现,更坚定了朱元璋的想法。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这件事兹事体大,故连最信任看重的儿子朱标都没告诉。
借着胡惟庸请病假的间隙,朱元璋正好试一试,没有丞相在,大明还真的能瘫痪不成?
朱元璋尚且这般说了,朱标也很是无奈,帮着朱元璋一起处理起奏折来。
这一忙,就从正午忙到了黄昏,没有了胡惟庸这个中书省丞相,今日的政务格外多。
朱标正值年轻力壮,忙碌了大半日累得够呛,腰酸背痛,反观朱元璋,神采奕然,依旧精神头倍足。
朱元璋的体魄,是从血与火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打磨出来的,非常人能比,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魔来说,这般忙碌的日子,依旧能苦中作乐。
有了朱元璋揽去大部分奏事务,虽然中书省离了胡惟庸这个丞相,但竟然也依旧运转得顺利,这不得不让人惊奇。
黄昏时分,文渊阁内,冯冕手拿着一封从江浙沿海地区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奏疏,苦笑着望向身边的另一人道:“丁大人,你看这如何是好?”
胡惟庸称病在家休养,整个中书省管事的就只有冯冕、丁玉两位参知政事。
以往这种大事都是交给丞相胡惟庸,由他亲自去跟朱老板汇报请示,胡惟庸不在,紧急的八百里急报轮到他们俩去禀报。
朱元璋的脾气岂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两个人已经可以预料,朱元璋看到奏疏的反应。
君王的雷霆之怒,他俩想一想就心惊胆战。
丁玉苦着脸道:“还能如何?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你我还敢欺瞒陛下不成?走吧,咱们去面见陛下。”
冯冕一声叹息,抱怨道:“胡相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告假,不然你我也不会为难了,哎!”
丁玉安慰冯冕,道:“车到山前必有路,陛下又不是洪水猛兽。”
怀着忐忑的心情,冯冕、丁玉二人前往武英殿,将奏疏呈递了上去。
夕阳西下,血红色的夕阳为武英殿染上了一抹殷红。
看着这封八百里加急的奏疏,朱元璋脸色阴沉,额头上青筋暴跳,吓得冯冕、丁玉大气都不敢喘。
嘭!
朱元璋将奏疏摔到地上,吓得冯冕、丁玉忙跪地请罪:“陛下息怒!”
“息怒?息什么怒?”朱元璋怒喝道:“江浙等地的都指挥使司是干什么吃的?各地的卫所都是摆设?竟然让倭寇袭击了明州市舶司,还死伤惨重!”
这封来自江浙的加急奏报,说的是十天前,一股倭寇袭击浙江明州市舶司,杀死了无数官兵,然后逍遥逃离而去。
朱元璋气得来回踱步,道:“这群倭寇,胆大包天,竟然袭击市舶司,还让他们从容褪去,当地的官员是干什么吃的,守卫市舶司的卫所官兵呢,都是死人吗?”
倭寇入侵江浙沿海,从元朝开始就已经有了苗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