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2 / 4)
“你说咱春秋鼎盛,你老态龙钟,可是咱看来,你的心不小,半句实话不肯说,咱就给你看看证据,那账目中所记载的贪腐,名册上被奴役的劳役,还有累死、病死的工匠劳役,难道都是假的吗?”
朱元璋雷霆怒吼,吓得李善长手直哆嗦,他拿起账目翻阅,越看心越凉。
完了!
李善长知道事情瞒不住了,他叩首道:“上位,臣认罪!臣知罪!这些事情臣是知道的,可是臣也为难啊!”
说着,他更是老泪纵横,对朱元璋诉苦。
“建造中都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的各种材料需优中选优,耗费的钱帛无数,还要算上监工、工匠的月奉,以及给劳役的伙食等费用,花费实在太多,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老臣不得不放权给,苦一苦百姓,骂名老臣来担,老臣也万死不辞啊!”
李善长打起了苦情牌,哭得稀里哗啦。
朱元璋怒极反笑,指着李善长怒斥道:“咱让你修建好中都,你们就打着咱的名号,盘剥百姓,鱼肉凤阳?你们做着各种恶事,银子装进了你们的口袋,然后这黑锅让咱背?你真是打得好算盘!”
说着,他更是随手拿起一账目,道:“若不是咱派人亲自去暗访,你们还要瞒着咱到什么时候?咱告诉你们,凤阳咱不去了!咱不迁都,中都的工程,全部停下来!”
李善长正在哭,听闻朱元璋这话,这老小子连哭都顾不上了。
他大惊失色,中都建造了数年,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如今快要建好了,怎么能停下?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如果不迁都了,那淮西兄弟们要怎么办?他们在凤阳囤积了大量的田产、房屋等,就等着迁都过去,他们的财富会翻倍地上涨。
且淮西勋贵从修建中都的事里赚得盆满钵满,若建造终止,迁都取消,如何平账?
迁都这事关乎着淮西兄弟们的富贵,也关乎着淮西兄弟们的前程与生死!
李善长连忙喊道:“中都工地的事情是臣失察失职!上位您下旨治我的罪,老臣愿意领罪受死,但迁都一事事关大明的江山,事关国本,上位不可不迁都啊!”
朱元璋背过身去,李善长仍不肯罢休,继续声称迁都凤阳,才能国泰民安,他李善长愿意一死!
李善长说得好听,实则朱元璋现在不可能真杀他。
论功绩,论资历,李善长从至正十四年投奔朱元璋后,凡是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大多出自李善长之手。
洪武元年,朱元璋于紫金山祭天登基,李善长受封太子太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
韩国公的封号,亦是诸公之首!
这样的功臣,还是淮西勋贵的领袖人物,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就凭着一封圣旨赐死。
李善长耍起了无赖,朱元璋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忆往昔峥嵘岁月,李善长投奔朱元璋的时候,仍在壮年,转眼天下平定,李善长须发皆白垂垂老矣。
看着老泪纵横的李善长,朱元璋一声叹息,他挥挥手,说道:“你回府去吧,在家好好反省反省!”
李善长还想对迁都一事劝说朱元璋,朱标当即站了出来,他搀扶着李善长起身道:“韩国公,父皇国事繁杂且有得忙,韩国公快快回家去吧。”
皇太子亲自搀扶劝说,李善长还能说什么?唯有谢恩离开了武英殿。
李善长忘记了自己一路上是怎么回到家的。
偌大的应天城暗流涌动,朱元璋没说会怎么处理这事,李善长也从这天起,没离开过府邸。
三日后,应天城外。
一队车马从官道上慢悠悠地行来,这队人马约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