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天资聪颖(3 / 4)
着胤祚,姿势标准地行礼。
玄烨摆摆手,“免了。” 他走上前,很自然地从胤禵手中接过胤祚。小家伙到了父皇怀里,更是安心,小脑袋靠在玄烨肩上,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哥哥和皇阿玛。
“你方才说《尧典》?” 玄烨一边轻轻拍着儿子的背,一边看向胤禵,语气是难得的、带着考较意味的温和。
胤禵略一沉吟,便清晰地说道:“儿臣读‘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深感尧帝之圣,在于由近及远,先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若连亲族尚不能和睦,谈何安抚万民?”
他说话间,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舒云和玄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孺慕与感激。他亲身经历过家族不睦带来的苦楚,更深知如今这份“家”的温暖来之不易,全赖皇阿玛的雷霆手段和皇额娘的坚韧慈爱。
玄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儿子不仅学业精进,更能结合自身经历有所感悟,这份悟性,甚合他意。“嗯,能由此及彼,联系自身,不错。” 他点了点头,并未过多褒奖,但语气中的满意显而易见。
舒云在一旁听着父子对答,看着玄烨怀中依赖着他的小儿子,又看看眼前日渐挺拔、言行有度的长子,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暖意填满。
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是她曾经在佟佳府后院绝望时,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这时,梁九功躬身上前,低声请示是否传膳。
玄烨看了看窗外天色,颔首道:“就在这儿用吧,简单些,一家人说说话。”
很快,宫人们便抬着膳桌进来,布置妥当。菜品虽不如正式御宴那般繁多,却也精致可口,多是舒云和两个孩子喜欢的口味,还特意备了胤祚能吃的、软烂易消化的食物。
一家四口围坐在圆桌旁,玄烨居主位,舒云在侧,胤禵坐在玄烨下首,胤祚则由乳母抱着,坐在特制的高脚椅上,紧挨着舒云。
没有繁琐的宫廷礼仪束缚,只有寻常人家的温馨。玄烨亲自夹了一块清蒸鲈鱼腹部的嫩肉,仔细剔了刺,放到舒云面前的碟子里:“你近日操劳,多用些。” 动作自然,仿佛做了千百遍。
舒云脸颊微热,低声道了谢。
他又夹了一块芙蓉鸡片给胤禵:“你在长身体,多吃肉食。骑射功课也不可懈怠。”
“谢皇阿玛,儿臣谨记。” 胤禵恭敬接过。
轮到胤祚,玄烨更是耐心,用小银勺舀了细细的鸡茸粥,轻轻吹凉了,才递到儿子嘴边。胤祚乖巧地张嘴吃了,小嘴巴一动一动,吃得香甜。
“哥哥,吃。” 胤祚咽下粥,忽然伸出小手指着胤禵面前的碟子,奶声奶气地说。
胤禵一愣,随即眼中漾开暖意,夹起一小块自己碟子里已切成小块的、没有骨头的糖醋里脊,递到弟弟嘴边。胤祚“啊呜”一口吃掉,满足地眯起了眼睛,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席间,玄烨偶尔会问起胤禵在上书房的趣事,或是考较他几句经义;舒云则细心照顾着胤祚用餐,不时用帕子替他擦擦嘴角;
胤禵也会说些宫外听来的、无伤大雅的见闻,或是逗弄弟弟几句。气氛融洽而温暖,偶尔响起的笑语声,驱散了帝王家惯有的清冷与疏离。
阳光渐渐西斜,将殿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边。膳毕,宫人撤下残席,奉上清茶。
胤祚玩了一下午,此刻靠在乳母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已是困倦了。胤禵也起身告退,准备回去温习功课。
玄烨看着舒云将睡着的胤祚轻轻安置到内室的床上,又替他将被角掖好,这才转身,与舒云相视一笑。他伸手,将她鬓边一丝微乱的发丝拢到耳后,低声道:“今日甚好。”
舒云抬眸,望进他含着温情与满足的眼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