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委屈(2 / 3)

加入书签

,编织关系网!”

他看向玉瑶,目光灼灼:“将你指给容平,便是将我们伊尔根觉罗家,牢牢地绑在了十五阿哥这条船上!容平是探花,才华横溢,又有皇贵妃这层关系,将来入阁拜相,前途不可限量!你嫁给他,并非屈就,而是……提前投资了一份天大的前程!这份前程,远比一个看似显赫、实则前途未卜的皇子福晋,要稳妥得多,也深远得多!”

玉瑶的心,随着兄长的话语,渐渐震荡起来。她只局限于女儿家的婚嫁心思,却未曾想到,这桩婚姻背后,竟牵扯着如此巨大的朝局博弈和帝王心术。

“可是……阿玛那边……” 玉瑶想起远在湖广的父亲,心中仍有顾虑。父亲性情刚直,对子女期望极高,不知是否会满意这门婚事。

宝衡微微一笑:“你且放心。阿玛的书信,今日已到了。”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递给玉瑶:“阿玛在信中盛赞皇上圣明,对这桩婚事……极为满意。”

玉瑶急忙接过信,展开细读。父亲的字迹一如既往的刚劲有力,信中先是惯例的问候与叮嘱,随后便提到了指婚之事。

父亲写道,他初闻时亦感意外,但细思之下,却觉皇上此举深谋远虑。他盛赞赫舍里容平少年探花,乃真正的读书种子,非纨绔子弟可比,其家风严谨,皇贵妃贤德,皆是良配。

更明确指出,此乃皇上对伊尔根觉罗家的信重与抬举,嘱她务必谨守妇道,敬夫爱家,不可因门第而生骄矜之心,需与赫舍里家同心同德,共沐皇恩。

父亲的认可与透彻分析,如同最后一记重锤,彻底敲散了玉瑶心中残存的失落与迷茫。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怅惘是多么的短视和幼稚。

这桩婚事,并非她个人的“低就”,而是两个家族,乃至未来帝国核心圈层的一次重要联合。她肩上的责任,远比做一个单纯的皇子福晋要重得多。

见妹妹神色变幻,最终归于沉静,宝衡知道她已经想通了,便笑道:“再说了,那赫舍里容平,我也曾在上书房外远远见过几面。虽未深谈,但观其形貌气度,绝非池中之物。身姿挺拔,面容清俊,尤其那一双眼睛,沉静有光,是真正的端方君子,如玉如琢。小妹,这般品貌才华的夫君,满京城里,又能找出几个来?你且细想想。”

兄长最后这番话,如同投入心湖的一颗石子,漾开了新的涟漪。玉瑶下意识地回想起来。

是了,选秀期间,在体元殿外等候觐见时,她似乎曾远远瞥见过那位赫舍里家的探花郎。他穿着一身石青色的翰林官服,身姿如松,正与同僚低声交谈。

因距离尚远,看不清具体五官,但那份于喧嚣中独自沉静的气质,却给她留下了印象。后来在某次宫宴结束,命妇、官员们各自散去时,她曾在宫门口与他有过一次擦肩而过。

那时离得近了些,她匆匆一瞥,只记得他侧脸线条清晰,鼻梁高挺,下颌的弧度干净利落,肤色是读书人常有的白皙,却并不显文弱,反而有种内敛的力量感。

他当时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眼睫微抬,目光沉静如水,并无丝毫探究或轻浮,只是礼貌性地略一颔首,便移开了视线。

当时她并未多想,此刻被兄长提起,那惊鸿一瞥的印象忽然变得清晰起来。的确……如哥哥所说,龙章凤姿,端方清正。

比起那些或许英俊却难免带着纨绔之气的勋贵子弟,或是某些心思深沉的皇子,这样一位靠自身才华跻身翰林、气质清隽沉稳的探花郎,似乎……更值得期待。

一抹极淡的红晕,悄然爬上了玉瑶如玉的脸颊。心中的失落与委屈,早已被一种混合着羞涩、好奇、以及对未来的郑重期待所取代。

她收起父亲的家书,妥善放好,然后抬眼看向兄长,眼神已然恢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