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探花郎(2 / 3)
粉碎,他却浑然不觉,猛地站起身,老泪纵横。图海亦是激动得胡子微颤,连声道:“好!好!好!”赫舍里老夫人更是喜极而泣,不住地念佛。
一直强作镇定的容平,在听到自己名字高居一甲第三时,紧绷的身躯终于放松下来,眼中闪过如释重负的晶莹,随即被巨大的喜悦淹没。他终于,没有辜负家族的期望,没有让宫中的姐姐失望!
坤栩宫内,消息很快由梁九功亲自笑着进来禀报:“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赫舍里二爷容平,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郎!”
舒云正在插花的手猛地一顿,一支含苞待放的海棠从指尖滑落。
她抬起头,看向梁九功,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直到看到梁九功眼中肯定的笑意,她才缓缓地、缓缓地绽开一个无比明媚、无比释然的笑容,眼中瞬间涌上喜悦的泪水。
“好……好!太好了!”她声音哽咽,心中的巨石彻底落下,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激动。
她的弟弟,凭着自己的才学,堂堂正正地挣来了探花功名!
晚膳时分,玄烨过来,脸上也带着轻松愉悦的笑意。他握住舒云的手,道:“朕早说过,容平是块璞玉,如今果然雕琢成器了。一甲探花,凭的是真才实学,朕心甚慰。”他看着她喜悦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成就感,“这下,可放心了?”
舒云用力点头,眼中泪光闪烁:“臣妾谢皇上!若非皇上……”
“诶,”玄烨打断她,“这是他自己的本事。朕不过是确保无人敢埋没人才罢了。”他顿了顿,又道,“按例,一甲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容平年纪尚轻,先在翰林院好生历练几年,将来前程不可限量。赫舍里家,算是真正在文脉上立住了。”
这话,是对容平未来的肯定,也是对赫舍里家族前景的描绘。舒云依偎在他怀中,感受着腹中孩儿的轻轻胎动,只觉得此刻,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弟弟的金榜题名,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必将助力赫舍里家的航船,和她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行得更稳,更远。
一甲探花郎!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京城激起的波澜远比想象中更为汹涌。赫舍里·容平,这个原本在勋贵子弟中并不算格外显眼的名字,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
这不仅是因为他皇贵妃亲弟的身份,更是因为那一甲第三名的含金量,那是凭真才实学,在天下英才中厮杀出来的荣耀!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们要参加由礼部主办的恩荣宴,又称琼林宴。这是士子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之一,是天子对天下英才的嘉奖与示恩。
宴设琼林苑,春光正好,惠风和畅。新科进士们身着崭新的进士服,意气风发,觥筹交错间,既有金榜题名的狂喜,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
容平身处其中,虽年纪最轻,却因探花之名和特殊的家世,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少同年进士主动前来结交,言辞间不乏恭维与试探。容平牢记叔父图海的叮嘱,言行举止依旧保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不卑不亢,应对得体。
他谈吐文雅,引经据典恰到好处,既展露了才学,又不显得张扬,那份少年得志却不轻狂的气度,反而更令人高看一眼。
端坐于主位的玄烨,目光扫过台下济济英才,最终在容平身上停留片刻,见他举止有度,应对从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才是他期望中,能真正成为舒云和未来皇子臂助的母族子弟该有的模样。席间,玄烨循例勉励众进士,言语中特意提到“为国选贤,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这话听在有心人耳中,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琼林宴后,授官旨意随即下达。一甲三名照例直入翰林院,容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虽是清贵闲职,却是日后步入中枢的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