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三一和秦怀玉战前讨论武侯关(2 / 4)

加入书签

子呢?”秦怀玉分析道。

李三一听,觉得秦怀玉的话很有道理,不禁点头称是:“嗯,你这么一分析,确实很有可能啊!不过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能成功拿下武侯关,那它就是我们的了。至于威国的太子和六皇子,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不过是外人罢了。”

秦怀玉也表示赞同:“没错,只要我们拿下武侯关,那我们就有两个关口了,这样一来,封地就只剩下东边草原的威胁了。”

说到这里,李三一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连忙问道:“对了,烽火台上的那些重型弓弩布置得怎么样了?”

“二十五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上都设有两台重型弓弩,而在这些烽火台之间,又均匀地分布着六台重型弓弩。如此一来,整个与武侯关相对的区域,总共布置了八十六台重型弓弩。不仅如此,军械司还在加紧双河镇的宅子中进行生产,预计再过半个月,就能将所有的烽火台全部布置完成。这次为了满足需求,我们从伯爵城池调来了一半的重型弓弩,否则还真难以凑齐这么多。”秦怀玉详细地回答道。

李三一紧接着询问:“那么,步兵和重型弓弩之间的协同进攻训练情况如何?”

秦怀玉皱起眉头,无奈地说:“我们在后方模拟了武侯关的场景,进行步弓协同作战的练习。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弓弩的准头太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十多人受了重伤,其中三十多人伤势严重,恐怕需要退役。”

李三一沉思片刻,果断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先暂停训练,看看军械司是否能够解决弓弩精度的问题。”

秦怀玉点头表示同意,并补充道:“我之前询问过秦甲一,他说要改进水车锻造机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因为目前使用的水车动力相对较小。”

李三一稍作沉思,然后缓缓说道:“嗯,既然已经有了改进的方向,那就很好。那么,连弩与步兵的协同作战方面,目前的情况又是怎样?”

秦怀玉稍作停顿,思考片刻后回答道:“这个嘛,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幸运的是,我们使用的是连弩,可以形成持续不断的攻击。然而,由于受到射程的限制,我们仍然只能采取仰攻的方式,而且压制时间相对较短。”

李三一接着问道:“那么,你估计还需要多久才能登上武侯关呢?”

秦怀玉迅速回答道:“目前已经完成了二十架登城车的制造,组装还需要一天的时间。此外,火油也已经准备就绪。至于兵力方面的准备,还需要三天的时间。”

李三一略加思索,心中快速计算着时间,然后说道:“也就是说,至少还需要四天的时间。而威国那边增援的人马,我预计五六天就能到达。”

秦怀玉点了点头,应道:“是的,少爷。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至少还需要三天的时间。这样一来,留给我们攻城的时间最多只有两天了。如果我们不惜牺牲人命,采用白天黑夜不间断、轮番作战的方式,那么我们有六成的把握能够攻下武侯关。”

“嗯,扩军的事情进展得如何了?”李三一语气沉稳地问道。

“回少爷,扩军之事已圆满完成,且训练也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兵员数量充足,士气高昂。”属下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李三一略作思考,然后说道:“如此甚好。此次不妨将其当作一次轮战,让老兵带领新兵,让他们在实战中见见血,这样成长会更快些。攻城,按说十倍兵力最好,咱们府里待遇好,将士用命,武器也好,四倍没有问题,你觉得如何?”

秦怀玉连忙应道:“少爷所言极是,如此安排既能锻炼新兵,又能让老兵保持战斗状态,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那要不要让朝廷驻军和秦州大营来的人参与到这次攻城中呢?”秦怀玉若有所思地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