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太子府再出发三百人(1 / 4)

加入书签

长安,太子府

“殿下,收到秦州大营监军魏安宁大人来的飞鸽传书。”一名亲卫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将手中的信件呈递给太子。

太子正坐在书房里翻阅书籍,听到亲卫的禀报,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哦,孤看看。”太子接过信件,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关于秦州大营的情况。

太子仔细查看后,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对亲卫说道:

“你准备一下,让亲卫们都换上便装,咱们这就出发去皇庄看看春耕生产。”

亲卫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他不解地问道:“啊,是。可是殿下,怎么就要去查看佃户春耕呢?”

太子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春耕生产可是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孤自然要去关心一下。而且,通过观察春耕的情况,也能了解到一些民生疾苦。”

亲卫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他知道太子的决定不容置疑,于是立刻应道:“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不一会儿,一个百夫队便集结完毕。太子换上便服,率领着这队人从后院的小门出发了。

一路上,太子心情愉悦,不时与亲卫们交谈着。他们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了郊外的皇庄。

在几处皇庄查看春耕生产后,太子对佃户们的辛勤劳作表示赞赏,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

最后,太子来到了一处庄户院,决定在此稍作休息。除了皇庄的管家和一名护卫留下外,其他人都被太子摆手示意出去。

待众人离开后,太子看着马千户,微笑着问道:“马千户,最近训练的如何?”

“回殿下,这些佃户弟子训练起来确实非常认真,而且成果显着,目前已经有超过三百人达到了伍长以上的级别。”马千户恭敬地回答道。

太子听到这个数字,不禁有些惊讶:“哦?竟然有这么多?”

马千户连忙解释道:“这都要归功于太子府提供的大量粮饷支持,以及李三一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治军方略。”

太子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满意,追问道:“那与六率相比,有什么差别吗?”

马千户想了想,回答道:“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是太子府和李三一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而已。”

太子露出了好奇的神色,说道:“哦?快给我讲讲具体是怎么回事。”

马千户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首先,咱们军方现在实行的主要是府兵制,士兵们平时务农,战时才会被征召入伍,而且他们也没有薪水可拿。而咱们太子府直接给予的待遇就是伍长级别,这对于士兵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太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马千户接着说:“其次,我们坚决不克扣军饷,每月初五都会按时发放粮饷和奖励,让士兵们能够安心训练和作战。”

太子再次点头,对这一点表示赞赏。

“第三,我们对于军功的评定是极其严格的,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克扣士兵们应得军功的情况发生。同时,我们的纪律也非常严明,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军纪,必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马千户神情严肃地说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让人不禁对这支军队的纪律性肃然起敬。

接着,马千户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还有一点,李三一他们府兵营会单独给予战死和重伤的人员一定的补贴。战死的士兵可以得到一百两银子,重伤的则有五十两。而且,如果这些士兵的家属遇到困难,还可以直接到李三一的封地去找他,他会在附近给予妥善的安排。”

马千户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都感到有些惊讶,这种对士兵及其家属的关怀,在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