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男爵府军事力量(2 / 3)

加入书签

城退伍的府兵营士兵。经过李三一手下几位百夫长的积极游说,竟然有四成的退伍士兵选择加入男爵府的千夫队。而这个千户队的千夫长,便是马坊镇的那位百夫长——秦铁柱。年前,这位一直深得李三一器重的爱将,以自己受伤为由,毅然从府兵营退役,并将全家迁至男爵府的封地。李三一对他的这一举动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顺水推舟,将他送入了家兵基地,委以重任。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有一支特殊的千户队,它的成员主要来自土匪窝的战俘。这一奇特的组合,源于李三一听从了秦怀玉的建议。

李三一当机立断,将那些投降的土匪们组织起来,并将他们送往秦魁处接受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改造,这些原本桀骜不驯的土匪们逐渐被驯服,成为了一支有纪律、有组织的队伍。

于是,以秦魁为千户长的游牧千户队正式成立了。这支千户队的军官构成也颇为特别,一半由土匪担任,另一半则是李府的家兵。这样的安排既充分利用了土匪们的战斗经验和勇猛,又保证了队伍的忠诚度和可控性。

这支游牧千户队的主要任务,便是在广袤的游牧草原上建立起一支完全属于李三一的武装力量。他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打劫、买卖以及参与部落之间的对决等。为了生存和壮大自己,他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即可。

当然,要维持这样一支队伍的运转并非易事。李府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包括粮食、武器以及伤病治疗等方面。在竹林基地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整训后,这支千户队终于踏上了外出历练的征程。

一个月后,千户队归来,虽然人员略有减少,减员比例约为一成,但队员们的精气神却明显比当土匪时更加狠厉。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不仅带回了宝贵的战斗经验,还全员都拥有了自己的马匹。

经过三天的休整和物资补充,千户队在秦魁的带领下,再次踏上了征程,继续在草原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通过两次剿匪,家兵、护院基本都有军功在身,一些军功不够的,也去了代理军官,以后攒够了军功再晋升。

大武六十四年,元正佳节刚过,为了更好地整合军事力量,李三一下发了第三条男爵令。这道命令详细地规定了一系列与征兵和军人待遇相关的政策,旨在吸引更多人投身军旅,同时也为军人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

首先,爵府征兵将给予优厚的待遇。不仅会发放军饷,还会管饭、提供衣服和武器,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这样的条件无疑对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能够在军队中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次,对于参军者的家庭,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农户家庭在参军后将免税一半,这对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士兵的薪资待遇也得到了明确规定。每月五百文的基本工资,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第二年为七百五十文,第三年则达到一两。这种逐年递增的薪资制度,既能够激励士兵长期服役,又能体现对他们贡献的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三年后士兵可以选择退伍,或者参加考核转入男爵府产业工坊、封地作为基层管理者组长、村长等职位。这为士兵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使他们在退伍后依然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同时,男爵令还对各级军官的薪资做出了规定。伍长每月一两银子,小旗每月二两银子,总旗每月五两银子。这样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体现了对军官的重视和激励。

最后,男爵令还特别关注了军人及其家庭的荣誉和待遇。参军家庭将被颁发“光荣之家”木牌,以表彰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退伍后,木牌会被收回,但会有相应的编号记录。而退伍家庭则会获得“退伍光荣之家”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