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神童庙前祈祷的人(6 / 7)
sp; 宁清尘看了一会儿秋水长天,又蹲下来看着岩缝里一丛红得发紫的叶子。
这是漆叶,能染布不褪色,是染坊常用的东西。
宁清尘摘下一片紫色的叶子,却见叶脉上还凝着一滴夜间的露水,映出头顶一方被红叶割碎的天空。
她转动叶子,上面的露珠滚动,又映照出一个少年的面孔。
宁清尘伸出小手,“小老虎,给。”
朱寅接过叶子,随手又放飞在秋风中,说道:
“此地秋风有点凉,怕你呆久了受不住,走吧。”
宁清尘张开小胳膊,“我走不动了,你背我一会儿。”
朱寅很是无语,只能背着她走了一会儿。
一路上看到很多寺庙,都是太监修建的。西山有不少年老出宫的太监,住在寺庙里养老。
众人行至山脚下的土地庙,见里长正带人在供三牲。
那供桌旁竖着纸扎的“重阳山神”,披着真菊瓣缀成的袍子,这也是重阳风俗了。
今晚,这些山菊将分给孤寡,让山神保佑他们,也算是送温暖了。
丁红缨上前,摸出一把铜钱投入功德箱。这些功德箱的钱,按理也应该分给孤寡。
土地庙的廊下,一个老道人正拿茱萸蘸了雄黄酒,往黄麻纸上写“消灾”二字。
这也是重阳旧俗,要将写了字的黄符佩在襟前,待归家时投入灶膛,算是送走晦气。
几个人丢下铜钱,各自取了一张黄符。朱寅让兰察等人也都上前,放下铜钱取走黄符佩戴在身。
对于节日的风俗仪式,后世走入了误区,认为形式不重要。可形式都没有,失去了仪式感,节日也就名存实亡。
朱寅带着宁清尘等人,专门往幽静的地方走,免得遇见认识自己的百姓,不得安宁。
山脚下的农家在酿酒,酒香味喝煮酒的炊烟被秋风吹来,把重阳佳节熏得愈发醇厚了。
刚转过一个山坳,却在一片古松林下,发现了一个不久的庙宇。
这庙宇大小和山神庙差不多,里面供奉的却是一个十多岁的童子,手持笏板,身穿大红官服。
看那庙门上的门脸,赫然是“神童”!
神位上写的果然是“文曲星君转世神童连中三元雅虎公之神位”。
庙门两边的对联是:“才气生玄谟,文运生紫烟。”
供奉朱寅的生祠有很多种,但是这种神童庙,是最为主流的一种,大江南北,关东关西都有。
庙门之前,停着一辆青篷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