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陛下在耍心眼!(1 / 6)

加入书签

    朱寅在恩荣宴上发难,当然是和商阳等人商量之后,深思熟虑的反击。

    因为皇帝已经怠政废朝。从万历十七年开始就极少上朝,很少露面。

    上朝的机会很少,朝廷官员齐聚一堂的场合自然也就很少。

    朱寅也就很难借助朝会当众发难。

    他如果走常规法子将奏本递交通政司,再通过通政司递交给皇帝,那么皇帝完全可以在郑氏影响下,留中不发!

    如此一来,他的题本就是石沉大海。朝臣不知道此事,他自己反而暴露了意图。

    那么他就一下子陷入最危险的境地。郑氏会在朝臣反应过来之前,对他动手。

    之前,不止一个朝臣弹劾郑氏族人骄横不法。可都被皇帝留中,最后冷处理的不了了之。

    所以,当众弹劾,让尽可能多的官员知道这件事,才是朱寅的反击机会。

    而今日的恩荣宴,就是最好的的机会。

    宴会上有三百多个新科进士,很多人还是一腔热血。还有一百多个朝臣,首辅、礼部尚书等大佬也在。

    刚好大纳言(通政使)也在宴会上。大纳言职责所在,没有理由拒收他的奏本。

    好几百人济济一堂,一旦发难就能点爆舆论,朝野瞩目。

    大纳言只能当众收下题本,按制度送入宫中。

    朝野瞩目之下,皇帝还怎么留中、扣压他的奏本?当然只能走程序了。

    这是看似胆大冒险,其实有惊无险的一招。

    也是朱寅的无奈之举。

    从他入京开始,郑氏就不择手段的谋害他这个神童,之前还利用锦衣卫,如今更是策划让他当驸马,断他前程。

    当了驸马,就不能再当文官、握实权。政治生命被宣告死亡。

    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不考虑仕途,也绝对不能辜负宁采薇。

    万万不能当驸马!

    可大明朝只要不同宗,同姓也可为婚。他又没有超过十六岁,还没有娶妻成亲,按制符合驸马条件。

    万历这种任性的皇帝,要真是听了郑氏的枕头风,很可能下旨赐婚。

    群臣强烈反对废长幼,那是因为关系国本。可难道还能强烈反对招神童为驸马?这又不是国本。

    真要一道赐婚圣旨下来,朱寅固然可以抗旨不遵,硬扛着不当驸马,可是仕途肯定完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