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圌山把总!(2 / 5)

加入书签

再中进士。

    解元考中进士的概率有一半,一般举人中进士的概率只有四分之一。

    而浙江和南直隶的解元,中进士的比例却高达七成!

    所以刘元震等人格外勉励朱寅这个解元,要他一定要再接再励,成为十二岁的进士。

    殷殷切切的一番叮嘱,似乎对朱寅这个大明祥瑞极其看重。

    甚至,刘元震还送了一套考试教材给朱寅。最著名的就是时文集《京华日抄》。

    朱寅心中明镜一般。如果自己明年进士落第,刘元震等人的面子就挂不住了,甚至会被人翻旧账,说自己担不起解元,刘元震、王祖等人会有舞弊之嫌。

    要是考中进士了,那就谁也没话说,还会夸赞刘元震等人慧眼识珠,公正无私。

    这种不可明言的弯弯道道,其他举子当然想不到。他们又不是穿越者,对眼下的国本之争缺乏历史性认识。

    而朱寅站在历史老人的肩膀上,自然洞若观火。

    接着,考官们就带着朱寅等人一起去祭孔。

    祭孔之后,朱寅等人又去巡按官署拜见巡按御史乔壁星。巡按是乡试监试管,也算主考,所以新科举人也要去拜见。

    谁知乔壁星不在南京,已经去其他地方巡查了。

    巡按巡视本省各府县,没有固定官衙。

    没有固定官衙,不是没有官衙。意思就是,巡按御史有很多个官衙。

    到底有多少个?

    按制度,各府城、州城、县城,都要设置一个衙门:察院。

    各地的察院,就是巡按御史的住所兼衙署。

    巡按不来,本地察院就封锁。巡按到本地巡视,察院就开启。巡按离开本地了,察院再次空置。

    所以乔壁星在南直隶有好几十个衙署,哪里能找到他?新科举子们只好作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朱寅按照规矩去拜座师,宁采薇则是带着宁清尘去了守备府,告诉姑父姑母喜讯。

    田义当然早就知道这个喜讯。可他也知道,朱寅这个解元有多么微妙。

    那些文臣,还真是不择手段。

    但总的来说,对朱寅还是利大于弊。皇爷那里,自有他去分说,不会让皇爷迁怒朱寅。

    他早就准备好了贺礼:教坊司的年轻奴婢两百口!

    这个礼物,不可谓不重。

    南京教坊司其实早就没落了,但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世袭官奴,世世代代被奴籍所制,为官府衙门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