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观音下凡?(6 / 7)

加入书签

bsp; 田义也相信朱寅和宁采薇。

    田义答应,要是疫病流行,就以户部名义,采购宁寅商社的药物。若是药物有效,会大量采购,指定宁寅商社为官药商。

    宁采薇得到田义的支持,立刻将八个药园的上百药工,全部招到了厂院中的制药作坊,按照宁清尘的方子,日夜赶工的炮制药物。

    两个月下来,已经造出八千多斤药物,价值万余两。

    这还是宁清尘定的便宜价格。

    田义道:“这次大来势凶猛,没有小半年怕是难以平息。你把造好的药全部送到南京药库,老夫写道手令,让户部立刻兑现银子。”

    “你有了现银,就多招人手,多买药材,多造药物。这药物上的事情,老夫就交给你了。

    宁采薇才回到青桥里,立刻将药物运到南京。

    药物肯定是有效果的,她相信妹妹的专业水平。

    抗疫的事情她也不用管,她又不是官府。她的责任,就是及时提供足够的、有效的,便宜的药物。

    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为了制造抗疫的药,她连本来的“春阳丹”计划都暂停了。

    回到青桥里的第二件事,宁采薇就以录事寮寮史的名义,派遣四个年纪最大的学生范忆安、李铉成、罗言、乐正远,携带经费一千两,在几个护卫的护送下,去北京组建“北寮”。

    这是之前朱寅就定下的方案,就连组建“北寮”的章程办法都制定了。只是朱寅这几个月一直在忙于备考,没有来得及实施。

    宁采薇也不想等了,干脆尽快组建北寮。

    第三天,范忆安等人过了中秋节,在宁采薇面授机宜之后,就带着一千两的经费离开青桥里,北上京师。

    从今以后,录事寮就有了南寮和北寮两大分支。但总部暂时还是在江宁。

    忙来忙去,宁采薇这才发现,来到明朝后的两个中秋,都没有过好,都很马虎。

    去年中秋,出现夫子庙大案。

    今年中秋,又是乡试又是大疫。

    唉,什么时候,一家三口一犬,能好好过个中秋节啊。

    明年可以么?

    宁采薇刚忙完一大堆事,又有一件事找到了她。

    却是赵婵儿到了。

    赵婵儿如今是厂院的教师,专门教识字少的新雇员识字,每天只上半个时辰的课。

    作为宁清尘的奶娘,她算是半个家庭成员,和朱家很亲近。

    “采薇,”赵婵儿也不见外,坐下来就自己剥了一颗奶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