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晚安清尘!(2 / 8)
说。那就是此事本不必经过皇帝。
朝廷赏赐奖励立功之人,大功当然要经过天子。可朱寅这样的一般功劳,南京完全可以决定,按照制度先例就是了。
可此事却要经过皇帝,那是因为皇帝对于赏赐花钱,抓的很紧。
朝臣们如今都知道,在陛下那里花钱无小事。皇帝越来越不关心朝政,却很关心财政。
不仅盯着内承运库(内帑),还盯着户部太仓库、太仆寺常盈库、工部节慎库、光禄寺银库、南京户部银库...
所以就是一般性的赏银,也要禀报皇帝。
田义继续道:“大臣说,应该按照先例,赏银三千两。可是爷爷却觉得不妥。”
“爷爷说,朱寅既然有心科举,那就不宜赏赐钱财,以免让他沉湎享受。但吏部考功司可记其功,若将来能考中进士,抵考满优评一次,加一级授官。”
“如此,就能激励他勤学苦读,一心科举了。”
田义说到这里,他自己的神色也有点诡异。
天子为了几千两银子的赏金,还和大臣们讨论,怎么都觉得古怪。
朱寅和宁采薇听到这句话,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这种不花钱的赏赐,只有考上进士才能兑现。考不上进士,就一文不值,徒增笑柄。
可如果能考中进士,这种赏赐就很有用!
大明官员三年一考,九年考满。朱寅若是真能考中,有这个赏赐,就抵了好几年时间,直接加一级授官。
或许在万历看来,朱寅考中进士的可能很小,或者就算考中也要多年以后。
就算朱寅能很快考中,这种赏赐也是惠而不费,不用掏银子。
田义笑道:“稚虎,你也不要失望。若是金榜题名,加一级授官可是远超几千两银子。”
“以你的聪明,十年内考中进士并非不可能。”
朱寅却是暗道:“我知道万历朝好几届科举的进士考题啊,会试必中的。就是乡试没有太大把握。”
朱寅并不失望。虽然混账的万历一毛不拔,可这种赏赐对他而言,比几千两银子巨款更加难得。
省却好几年熬资历的时间,他能干多少事?
宁氏却是摇头:“阿弥陀佛!皇爷这赏赐可是差了,这什么加一级授官,也要能中进士啊。中进士可有多难?”
“小老虎是聪明过人,可自古以来,多少聪明人名落孙山?”
宁采薇笑道:“无妨的,额家如今也有些家底,倒也不缺这几千两银子使唤。”
宁采薇说这话,底气很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