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若初见(2 / 9)
你入南雍,老夫可是迫不及待就来崇志堂啊。”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原来周博士和朱寅认识,而且是主动从博士厅来崇志堂看朱寅!
周博士周粲,可是南雍最有名的教师,出身饶州周氏。
而且,周博士是心学泰州学派在国子监的核心人物。而心学,如今可是显学啊。
王阳明都已经从祀孔庙了,尊号先儒王子。
周博士端详着朱寅的字,神色赞赏的抚须道:
“国朝书道神童,英宗朝有姜立纲,七岁书道小成,以善书入翰林,字有惊涛骇浪之势。嘉靖朝有莫是龙,八岁书道小成,十四岁便为大家。今日有朱雅虎,十岁书道小成,字有魏晋气象。”
王瑞芳等人闻言,心中妒意更甚,面上却一片附和。
心中暗道:“朱寅能和姜立纲、莫是龙相比?周博士未免言过其实了吧?还说什么魏晋气象,真是小孩子戴大帽子。”
朱寅荣宠不惊的淡然说道:“博士谬了,学生万不敢当。”
虽然口中谦虚,可他神色从容,毫无惭愧之色,分明就是当得起的意思。
甚至,朱寅还有点小郁闷。
我练习书法二十年,临了很多魏晋名帖,难道只能和孩童时期的莫是龙、姜立纲相比?
就算两人是书道神童,朱寅也不太服气。
周博山忽然吟道:“...七日格竹王阳明,龙场悟道南安。白沙先生陈献章,十年静坐春阳台...”
他一首吟完,神色玩味。
众人听他忽然吟诗,不禁纷纷夸赞。
“博士好诗啊,好诗!”
“心学之精微,都在博士咏诵之中矣。”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状先贤之大业,峻拔千寻。”
“好一个七日格竹,十年静坐!艰深如涉沧海里,苦志如履关山间,凡心所向,功不捐唐...”
“博士一首诗,可见心学之大,可见道心惟微啊。”
众人的夸赞虽然都有奉承拍马之嫌,但也因为周博士这首诗真的不差。
读书人都是要脸的。你就算地位再高,可要是诗写的烂,也不好意思夸你啊。
就是王瑞芳,也心不在焉的跟着夸了一句。
朱寅却是摸摸额头,心道:真没有这么好,你们过誉了啊。
他有点惭愧的看向周博士,正对上周博士有点促狭的笑容。
“这首诗不是老夫所作。”周博士慢条斯理的笑道,抖抖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