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师弟(4 / 8)
p; 林蔚虽然是典史之子,但为人热情,性格爽朗,看得出来是个不错的人。
朱寅跟着林蔚,在偌大的国子监学宫走了好一会儿,穿过一个人工湖,这才来到了一座殿堂前。
正是四厅之一的典簿厅。
典簿厅掌管文书、学籍、度支,类似后世的档案室兼财务室。
典籍厅的主管是从九品的典籍使,虽然是最小的官,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所以,典籍老爷肯定不会鞠躬尽瘁的在典籍厅办差。
别说身为官员的典籍使了,就是他的副手,只是一等吏的副使,人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接待朱寅的,宽敞典雅的厅堂中,只有一群办事书吏。
这些书吏一个个翘着二郎腿,在书案后面喝茶打屁,谈笑风生,案几上还摆着博山炉,焚着价值不菲的沉香。
这些书吏连秀才都不是,但因为是关系户,得以在此稳坐钓鱼台,每月旱涝保收、雷打不动的支取一份钱粮。
真就是铁杆庄稼一般。
“什么事?”一个带着四方平定巾的青衣书吏抬头问道,一脸不耐烦,“谁让你们进来的,嗯?”
林蔚很是热心,主动替朱寅说道:“诸位书记,这位小师弟是来报到入学的新生...”
书记,是对这些书手的尊称。
那书吏大喇喇的说道:“这么小的孩子入学,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可会读全千字文。
他懒洋洋的站起来,抽出案上的笔,胡乱的在砚台中一点,左手抓过一本发黄的簿子。
但是呢,他就是摆了个架势,也不问朱寅,也不动手写字,只是神色古怪的微笑。
林蔚刚要提醒,朱寅就袖出一块三钱的碎银子,笑道:
“书记辛苦了,这大早上的就操劳公务,实属不易。”
那书吏的笑容顿时真诚起来,神色微微讶异的看了一眼朱寅,目光带着一丝激赏。
这么小的孩子,如此精通世故,难怪这么早就来国子监读书。
要么就是天生聪明,要么就是家教好。
“小公子,请出示学籍文票和监生牙牌。”这书吏不着痕迹的袖了三钱碎银子,语气温和的说道。
朱寅往后招招手,书童康熙就赶紧上文票和牙牌。
那书吏眼见朱寅还带着一对体面的书童,脸色就更好看了。
他接过文票和牙牌看了一会儿,就刷刷的下笔登记在案,然后用钥匙打开抽屉,取出盖好典籍官印的空白文书,写了朱寅的档案。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