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雍士(2 / 9)
。董太监有钱有势,但是毕竟无后,就收了三个族子为养子。”
“这三个养子一起成为太监的儿子,名义上是亲兄弟,但实际上只是族兄弟。”
“老大继承了当时南京城的一家大青楼,那可是摇钱树。”
“老二继承了秣陵的几个庄园,好几千亩良田啊。”
“只有老三董和,不过继承了一家珠宝店而已,当时的?玉阁只是一家新开的珠宝店,比老大,老二的家产差远了。”
这年过七旬的老者说到这里,不禁神色感慨,继续说道:
“可是偏偏,家产最孬的老三,反倒是最成器的。董和当时只是个少年,就敢亲自跑西域结交胡商。”
“他起早贪黑的苦心经营,勤奋诚信,童叟无欺,又很会做生意,不几年功夫,玉阁就在南京打响了。”
“也就是二十年,?玉阁的口碑就誉满南京,生意越来越好,也成了一棵摇钱树。”
“可是老大和老二,却是个不成器的。两人吃喝嫖赌,挥霍无度,又不善经营,只知道骄奢淫逸,花钱如流水。竟是坐吃山空,立地吃陷。”
“也就三十年光景,居然卖的卖,当的当,混得精穷了。只能带着一大家子,来投奔老三董和。”
“那大概是六十年前吧。?玉阁越发兴旺,不怕养不活这么多人,加上董和是个心善的,就好心收留了老大老二两大家子。”
“就这样,名义上的三兄弟,又成了一家子。只是,董和子嗣单薄,只有一个儿子黄兴长大成人。”
“他儿子黄兴,也只有一个儿子谦长大成人。董谦也只有一个独子明宣。”
“可怜董和是个善人,子、孙、曾孙三代单传。”
“数月前,谦和明宣父子,一起在甘肃遇害,只有一个年幼的女儿,竟是断了香火。”
“可笑大、二两个败家子,却子嗣兴旺,几代下来丁口繁多。”
“唉,别说董大董二和董和不是真正的亲兄弟,就算是亲兄弟,这好几代下来,他们的后代也不应该从蔡氏手里夺取玉阁,蔡氏毕竟有个女儿。”
众人听完老者的话,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些前来闹事的家族人,都是大和二的后代!
论起血缘,八竿子打不着啊。而且,和这一支,反倒是白养了大二几代人。
但是,要论国朝礼法,毕竟还没有出五服,的确还是族人。此案就看官府怎么判了。
官府若是偏袒董家族人,那么就能判交易无效!
至于官府怎么判,那就看谁在官府势力大。
众人正看热闹间,却见里面走出一个玉人儿一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