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秋社祭(1 / 9)

加入书签

    赵婵儿早就和两个孩子熟了。她也不见外,进来说了几句,就迈着金莲走到葡萄架子上,伸手摘了几颗葡萄。

    然后就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言笑晏晏的说道:

    “明个大早,卯时三刻就到东里土神庙前大祭,演戏酬谢诸神。咱们青桥里的社戏每年都是最出彩的。社戏会市,百货云集,比镇市都热闹,能买到很多平时买不到的东西呢。”

    “几头猪已经关在土神庙旁的笼子里,明天五更杀了社猪,烤到辰时,就能分祭肉吃。所以呀,你们明天早上不要朝食,都留着肚子吃肉。”

    宁采薇问道:“请戏班子的花销,要各家各户摊派么?”

    赵婵儿吃了一颗葡萄,笑道:“那哪能呢?青桥里高门大户这么多,每年都是他们包办的。”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古代乡绅是两面性的,很少非黑即白。

    一方面,他们统治乡村,作威作福,甚至横行乡里。

    但另一方面,也会修路建桥,维护公共设施和基层秩序。

    每年出钱举办社戏,对他们来说只是小钱。

    赵婵儿道:“明日秋社,本来今日要归宁的。可清尘小娘子还要吃奶,就不回娘家了。明日咱们一起去看戏。”

    原来,按照汉朝时传下来的风俗,秋社是要回娘家的。

    她是清尘的奶娘,一日也离不开,也就不管秋社归宁的风俗。

    当天下午,朱寅就派人去找里老,买了靠前的看戏座位。

    夜里,本就朽坏待修的东山木桥,突然垮塌了,村民暂时无法入山。

    第二天大早,朱寅等人就来到东里土神庙附近。

    华夏古礼,春祈秋报。是为春社、秋社。

    立秋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日,乃行秋日大祭。

    社日取社猪,神盘分肉。

    按照华夏祭礼。秋社日,朝廷和地方州县设坛祭祀社稷。民间百姓则是社戏酬谢诸神。

    古代华夏民间主要信仰道教。土神庙、山神庙、龙神、城隍庙、关帝庙、妈祖庙、瘟神庙、后土祠等神庙遍布城乡。

    虽然秋日祭在土神庙举办,可祭祀的不仅仅是土地神,而是“诸神”。

    鬼神一起祭祀,一起来看戏。诸天神佛,咱谁也不得罪。

    但朱寅知道,明朝时期的秋社大祭,虽仍然普遍存在,可其实已经衰落了。

    这种衰落是蒙元入侵造成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