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谋贼财(2 / 7)
烈皇后也死了很多年。
又能有什么深仇大恨?
隆庆并没下旨打击方家,只是将方皇后的灵位,迁出了世宗庙,送到了偏殿而已。
可如此一来,好像释放了某种信号,地方官就层层加码,将隆庆的意思无限放大。
到了方家所在的青桥里,就变成了一场高压的政治清算。
青桥里的大户们联合起来,瓜分了皇后娘家的土地和产业,将原本显赫无比的皇后娘家,整的家破人亡。
但这多半不是隆庆的本意。
方鉴站起来拱手道:“小公子、小娘子看得起小人,这次磨镜子的钱,小人就不收了。”
竟是十分乖巧。
“那可不成。”朱寅笑道,“磨镜的工钱不但一文不少你,那三钱银子也提前支付给你。”
方鉴眼睛有点湿润了,“小人知道,这是小公子心善,有心帮衬小人。小人就不谢了。”
他忽然想到家的家族秘密。那是当年孝烈皇后留下的秘密,关系甚大。可惜这些年他只能讳莫如深、守口如瓶。
如果这位朱小公子真有能耐,又很可靠,那他这个秘密是不是有机会说出来了?
朱寅和宁采薇多少有点同情方鉴。
此人也就二十左右,他出生时方家已经被清算了。方家的荣华富贵,他一天也没有享受过,可是方家的代价,却要他来背负。
当年青桥里出了一位皇后,那是多大的荣耀?
村里的路修的这么宽这么长,都是整块的青石铺地,驿站修到村口,这不都是皇后的恩泽?
光是这条宽敞的村道,宁采薇的糖果厂将来对外运货,也能方便很多。
当下,朱寅请方鉴进入大院去磨镜子,还吩咐上茶,又上了一盘秋梨,一盘月饼。
方鉴不由更是感动。他还是第一次在客人家中,受到过这等优待。
朱寅和宁采薇也坐着小杌子,一边观摩方鉴磨镜子,一边打听村子里的事情。
实际上,朱寅等人搬到本村也就大半个月的工夫,对本地的情况了解的不多,也就是走马看花。
要是光看官府的户籍黄册,青桥四里也就是四百多户。
可那是国初的老黄历了,官府却沿用至今,很明显不是因为蠢。
随着鉴越说越多,朱寅也对本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桥里二百多年下来人口繁衍,如今已有一千多户,六千多人,是南京城郊有名的富庶大村。
这种大村,势力盘根错节,豪绅宗党林立,就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