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借钱(2 / 5)

加入书签

到了宝。

    “我们这个年纪,正是打基础的好时机。义父亲自指点我,当名将、当高手都不难。”

    “一是强身健体,二是提高武力值。要做个真正的强者,光科举可不行,个人武技也要够强。”

    “尤其是古代军事学,更是博大精深的学问,绝非穿越者那一套自以为是的理论,就能完全取代。”

    朱寅也看过网文。里面的男主角回到古代练兵,就搞队列训练、洗脑,再加苏俄那一套,就以为能出强兵了。

    笑话。

    真把古人当傻子。

    好像古代名将不会训练队列一样。队列训练都没有,怎么能布阵、变阵?

    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训练方法,古人千百年来都总结不出来?

    至于洗脑,又是高看了古代士卒的思想觉悟。

    当兵吃饷啊。个人利益才是第一位。

    至于苏俄那一套…自古都有监军和军中文官,也不算颠覆性的发明创造。

    后世的军事学,对古代战争肯定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只能参考,却不能取代古代军事学。

    起码在明朝,还是要以古代军事学为主。

    除非,自己能建立一支纯火器装备、而且火器技术达到欧洲火器变革史第三阶段的近代军队。

    按照西方军事理论,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早期的第三次火器变革,才会改变战争形态,彻底结束冷兵器战争形态。

    第三次火器变革才打破了古代军事学的指导,摒弃了古代军事学的操作实务,建立了相适应的近代军事学。

    重要的奠基人,就是拿破仑-波拿巴。

    标志就是德国人克劳塞维兹的《战争学》,出版时已经是1832年了。

    朱寅要想完全照搬后世军事学,除非能以一己之力,将火器制造技术提前两百年。

    先别说他能不能做到。就算他能做到,那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戚继光这种古代大军事家的价值很大。

    朱寅必须要成为他的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发扬光大。

    这才是孝心可嘉的螟蛉之子啊。

    朱寅作如是想,把戚继光的儿子下意识的忽略了。

    就好像戚继光的儿子没有能力传承家学,反而需要他这个新鲜出炉的义子传承。

    宁采薇看到朱寅有点得意,忍不住提醒道:

    “戚继光可是有儿子的,你又不是亲生儿子,他未必会倾囊相授。”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