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南征大明!夺回大都!(1 / 5)

加入书签

第475章南征大明!夺回大都!

朱寅可不管北朝主张的纲常礼法,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北使的要求,直接表态:泰昌帝虽是人子,却不做儿皇帝。

用他这个穿越者的话说,他只承认万历是泰昌的生物学之父,除此之处并无父子情义,也无纲常伦理。

站在礼法大义的角度,朱寅这个想法当然是错的,方从哲说的反而有道理。

可是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是非,朱寅身为南朝摄政,怎么可能会遵循礼法,让泰昌帝当儿皇帝、让南北为父子之国

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根本不能认!

听到北使方从哲的话,很多朱党大员都是不以为然,但也有不少官员神色赞许。

毕竟,泰昌帝的确是万历爷的儿子,南朝也的确从大明分裂而出,南朝很多大臣之前也是北朝之臣,真要论起道理来,南北朝就是实打实的父子之国。

问题是,摄政王怎么可能会称臣北朝

礼部右侍郎、朱寅幕僚高攀龙立即站出来说道:

“北使此言差矣!南北不但不是父子之国,而且还是以南朝为君,北朝为臣。因为大明天子已经不是太上皇,太上皇退位,当今陛下即位,北京就不是朝廷所在,朝廷就是南京!”

“肃宗在灵武即位,就是大唐天子,而不是逃到成都的玄宗。难道就因为玄宗是父,肃宗是子,大唐就分裂为父子之国了当时,灵武是朝廷,还是成都是朝廷”

高攀龙不但反对北父南子,反而反过来说南朝是君,北朝才是臣。

理由是,万历已经被遥尊为太上皇,大明天子换成了泰昌帝。

“这能一样”方从哲满脸不以为然的质疑,“唐时故事,和今日焉能混为一谈你这是狡辩。难道天下人会相信这番说辞吗”

“陛下好端端的在位,何时退位为太上皇了所谓太上皇,只是你们南朝自己…哼。”

“这怎是狡辩”西明使者米万钟冷笑道,“玄宗并不愿意退位,可谁叫他搞乱了天下他那个太上皇,也不是他自己心甘情愿,而是肃宗遥尊。同样,今日的太上皇也是搞乱了天下,被南朝遥尊为太上皇。有何不同难道当时灵武和成都的关系是父子之国吗”

“强词夺理!”方从哲袖子一甩,“玄宗虽然初时不愿,可不久之后还是奉诏退居太上皇了,还下了明诏退位,天下皆知!其次,玄宗是西逃入蜀,长安都抛弃了。而且,他和肃宗分手前,特命肃宗监国平叛,更别说肃宗已经当了多年的太子!”

“可是如今呢大明天子一直好端端的坐镇帝都紫禁城,没有出京半步。泰昌陛下之前只是信王,并非皇太子,更无监国之任。而且,大明天子一直没有接受、至今没有接受所谓的太上皇尊号,更没有下退位诏!”

“这么多的不同,根本就不可相提并论,你们还能混为一谈吗”

说到这里,他对朱寅和泰昌帝拱手行礼道:“国主陛下,吴王殿下,天下再大也大不过一个理字!”

“但凡不是自欺欺人者,便知大明如今并无太上皇,只有大明万历皇帝!南朝虽然领有南方之地,可于情于理都是大明臣属,国主就是万历皇帝之子!父子伦常铁打不动,天下皆知!这难道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就能服人的么”

“北使大谬!”徐渭沉声道,“什么是天子身负天命方为真天子。”

“太上皇在位之时,倒行逆施,民心尽丧,天下大乱将至,社稷岌岌可危,这难道不是太上皇自己放弃天命吗北使纠结于父子伦理,独不知天道伦理难道这父子纲常还能大过天道吗”

徐渭根本不和方从哲辩论什么君臣父子,因为这一点北朝天生占着理。他直接釜底抽薪,搬出天道天命,来压父子纲常。

新任为吏部尚书的商阳也老实不客气的厉声说道:

“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