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4 / 4)

加入书签

携王妃宁采薇肃立丹墀之上。

宁采薇穿的也很拉风,翟衣上的金翠孔雀在灯火间展翅欲飞,金步摇在寒风中微微摇曳。

朱寅在宗庙祭祀了祖宗,就和宁采薇率领所有人,行“望阙朝拜”之礼。

这是大明礼制。

整个王府以及宾客,一千余人向皇宫的方向遥遥下拜。

唯有摄政皇叔朱寅,因为身份超然,皇帝许以亲长之尊礼,可以不用下拜。

“咚咚…”忽然钟鸣九响,声震全城。王府除夕家宴正式开始。

“鸣赞!”

众人并非随意就座,而是在典仪官高亢的“鸣赞”声中,依序入席。无忧郡主,以及淑宁郡主、朱卫明、赵靖忠、代善、储英等晚辈,都一一对朱寅和宁采薇行礼。

就是最年幼的郡主婴宁,亦在乳母的引导下,一丝不苟地完成礼节。

整个过程中,唯有衣料的窸窣声与环佩的轻响,无人喧哗。

如今的吴王府,排场规矩越发大了,竟是不能再随意对付。否则传出去,就是“非礼”。

这可是王府!

朱寅十分体贴周到,还没有忘记在西院设置了临时的堂子,供奉撮哈战爷和佛朵妈妈,树立了索罗杆子。然后以我喜欢贝勒的身份,率领舒尔哈齐、费扬古等女真人,祭祀堂子。

此举,令舒尔哈齐等人十分感动。

随着典仪官唱喏“进馔”,殿外廊下的王府典乐司奏响了《朝天子》的雅乐。

庄重舒缓的雅乐中,两队身着青缎比甲、手捧朱漆锦盒的侍女,踏着乐节的碎步鱼贯而入。

水陆八珍,佳肴罗列。

所有器皿,皆为特供的甜白釉瓷器,素雅莹润,唯在盏底、盘心暗刻“吴府佳器”篆书款,这是景德镇孝敬吴王殿下的贡品,于低调中彰显非凡身份。

酒初巡,朱寅举起身前的白玉螭龙杯,第一爵先遥敬天地君亲师。

然后,众人才正式举杯,行祝酒词。

女真客人们,更是按照习俗,在庭前跳起莽势舞。

接着又是堂会大戏,放焰火。然后宁采薇又赏赐压岁钱,哪怕府中职司最低的奴婢,也有二两银子的压岁钱。云娘这等顶级的管家,更是几百两的赏赐。

“铛铛铛……”南京城的除夕钟声之中,猴去鸡来,迎来了泰昌二年。

南朝的摄政吴王,终于二十岁了。

……

泰昌二年,万历二十五年。

正月初一,南朝元旦大朝会。

朱寅率领在京九品以上文武百官三千余人,在奉天殿恭贺泰昌帝。上表祝贺天子、太后新年大吉,福寿安康,皇明国祚永存。

泰昌帝身着天子冠冕,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

转眼间到了正月初三,兵部正在紧张的准备出征事宜,礼部忽然传来消息:

“北朝使臣方从哲,出使南京!”

“西朝使臣米万钟,出使南京!”

……

ps:今天就到了,求月票!蟹蟹,晚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