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他是张居正的幼子!”(5 / 6)

加入书签

都督同知的虚衔,家产为了补贴士卒军饷,都掏光了!这是世宗重用你戚元敬他可召见过一次没有!”

“到了穆宗朝,你镇守蓟镇,巡视边塞,蒙古人多年不敢犯边,听到你出塞立刻远遁而逃。保了大明北边十五年平安!这不是功劳”

“结果呢你封伯了吗还受到张居正牵连,差点下狱!”

“这些年,你和稚虎平定西北,收复河套,在高丽歼灭倭寇二十万,太上皇不但没有给你封伯,反而再次将你罢官,褫夺头衔。你不长记性么”

“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不知道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戚元敬,你可是武将,不要有文人那些假情假意的迂腐之心!怕它什么史官!你问心无愧!”

“来!齐国公,你要是认为妾身说的对,就干了这一杯!”

说完给戚继光满满倒了一杯酒。

戚继光被夫人说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忽然心意豁达的飒然笑道:

“夫人说的有理!是俺着相了!俺没有对不起太上皇,没有对不起世宗和先帝!俺忠心的一直就是大明!社稷为重,君为轻!”

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夫人看到戚继光心结已释,立刻恢复了之前温和慈祥的笑容,说道:

“采薇还说,她的商社正在设计新的国公府,等到去了长安,就在长安新建你的齐国公府,眼下这个府邸,不过是暂住罢了。老爷,稚虎为何想定都长安呢”

戚继光对儿子戚祚国道:“给你娘说道说道。”

戚祚国解释道:“当年太祖想迁都长安,让懿文太子去长安考察,本来决定迁都的,可惜懿文太子一病不起,太祖只能暂时作罢。后来建文帝也想迁都,但成祖起兵夺位,又被打断。”

“传闻说,太祖晚年得到高人指点,说南京只能暂时为都,不可久都,否则社稷不永。高人说,大明帝都,宜北不宜南,定都南方要么偏安半壁,要么难以长久。太祖问那高人,既然是宜北不宜南,若是定都北方,可选何处”

戚祚国说到这里,除了戚继光之外,所有人都露出好奇之色,倾耳静听。

却听戚祚国继续说道:“那高人回答太祖,说北地可建都者,无非是燕京、长安、洛阳、汴京四地耳。”

“高人说,最好是燕京和长安。但到底选燕京还是长安,就看祸乱中国的灾星,到底是东是西。”

“若祸乱中国的灾星在东方,那就应该定都燕京镇之,可保大明国祚长久。若灾星在西方,那就应该定都长安镇之,亦可保大明长治久安。”

王夫人道:“这高人说的模棱两可啊,等于没有说。”

“倒也不是。”戚祚国笑着解释道,“太祖又问,那祸乱中国的灾星到底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呢”

“高人回答道,灾星的方位,并非一成不变。他掐算之后,推算出大明的灾星,先是在东方,数百年后又在西方。”

“高人说,周朝为何有东周西周,汉朝为何有东汉西汉都是因为灾星的变化。大明若是总结教训,就能超过周朝和汉朝。”

王夫人终于明白了,“那高人的意思是,先定都北京,再定都长安北京定都二百年,如今灾星变到西方,就该改到长安了”

戚祚国点头,“大概就是意思,也就是先北京、后长安。可是这话实在太过玄虚,太祖不太相信。”

“这个传言,眼下流传甚广。因为有人在古寺之中,发现了洪武时期的古籍,上面记载了此事,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

“稚虎想迁都长安,估计也是看到了那本古籍。”

戚继光道:“如今倭国残了,蒙古诸部四分五裂,女真也元气大伤,灾星似乎真的不在东方了。可是西方的吐蕃国、西明、还有更西边的大国、强国,都不可小觑。俺看过的地图上,西方很大,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