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他是张居正的幼子!”(3 / 6)

加入书签

。”朱寅换了话题,“我之前在四川招募了宗兵七百人,如今已经苦训了十多天,这只是蜀藩一家。”

“兵部负责招募士卒,那就再颁下招募令,招募南方各藩宗兵,军饷如前。但兵部要把好关,不可滥竽充数。朝廷给了他们自由和机会,却也不是让他们白吃厚饷。”

“南方各藩,大概有宗子十五六万,大多数贫困潦倒,招募万人参军应该不难。”

“宗室是朝廷的沉重负担,可朝廷也不能不管他们,可也不能再白白养着那么多人,只能解除封禁,令他们各谋生路。这当兵吃饷,就是第一步。”

冯梦龙问道:“被革除亲王爵位的宁藩、辽藩的宗子,也可应募么”

这就是他的细心之处了。他说的这几藩,都是当年因罪被除国革爵的藩王世系。

朱寅点头道:“一样有资格应募。”

这次军议主要是通报军情,分兵南征、西讨,定下出兵日期。商量完这件大事,朱寅就宣布散会。

日益完善的大都督府,职能已经很齐备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朱寅再亲力亲为,他只要抓紧即可。如今义父戚继光来了,他更是清闲不少。

大都督府军议散会之后,等到下值时分,戚继光就披上朱寅代表皇帝赏赐的貂皮大氅,骑马冒雪回家。

戚继光在南京的新府邸,是清凉寺东边的镇远侯府。南京没有多余的现成国公府,连朱寅这个吴王,住的也是侯府。

第二次靖难,南京诸勋贵除了魏国公,全部因为守城反抗被废黜,家产府邸都被抄没。临淮侯李庭竹的府邸被朱寅占了,镇远侯府也送给了戚继光。

戚继光回到被换成“齐国公府”的府邸,看到“齐国公府”四个大字,不禁感慨万千。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当年他的诗句。可话虽如此,男子汉大丈夫,谁又不想马上封侯

可是他戎马倥偬数十年,南下广东,北上塞外,抗倭征鞑,身经百战,年近七旬却连个伯爵都捞不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谁知到头来,却因为归附南朝,被义子稚虎,直接封为公爵,还是齐国公!

平生八千里功名,终究在义子那里得到了肯定。虽然还不敢说功德圆满、份属应当,却是光宗耀祖、足慰此生。

可是自己为之效力了一生的北京朝廷,却已经成为敌国呀。

戚继光心中既是欣慰,又是悲凉。只觉人间世事之苍茫,莫过今日。

戚继光啊戚继光,后世有传,史笔如刀,或许是千古骂名啊。

戚继光静静地驻马府邸前,身上落满了雪。他并没有下马的意思,仿佛一尊雕像。

身后的亲兵眼见老将伫立不动,也跟着一动不动,一个个雪人一般。

府门前的门子终于看到了主人,立刻高喊道:“公爷回府了!”

这一声喊,到底打破了戚继光的思绪。他只能神色复杂的摇摇头,矫健的翻身下马。

立刻哗啦啦的涌上一大群奴仆,牵马的牵马,接马鞭的接马鞭。

一进大门,又是一大群黑压压的奴仆跪下,参差不齐的喊道:“恭迎公爷回府!”

这些奴婢,大多是赏赐的官奴,不少来自犯官之家。

朱寅对义父很是孝敬,不但给义父封了国公,还送了奴仆、金银、名贵家具…都是挑好的给。

穿过美轮美奂的宅院,进了后院垂门,国公夫人王氏已经笑眯眯的迎接了。

不但是国公夫人,早年被遣散的三房妾室,也已经被迎接回来,就连出嫁的女儿都来了。

妻妾子女一大家子。

“咱们的国公爷回来了。”老太太很高兴的笑道,一边上前亲自解下老将的披风,一点也看不出当年的蛮横泼辣劲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