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哎呀呀!圣天子洪福齐天高!”(3 / 5)

加入书签

不敢辞官。”

郑贵妃这才拭泪道:“这才是国家首辅的气量。我们母子,眼下属实离不开先生,还请先生一如既往,辅佐朝廷。”

王锡爵语气苦涩无比,“谢娘娘、殿下信重。不过老臣还是要说,应该安抚李家父子,同时还要遣使谈判。娘娘稍安勿躁,且容老臣说完。”

郑贵妃听到和反贼谈判,忍不住又要发怒,张位赶紧出言帮腔道:“娘娘,谈判的确是良策,请娘娘容禀。”

郑贵妃听到张位也这么说,只能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没好气的说道:

“好,王先生请讲。我不是头发长见识短的人,只要觉得先生说的在理,就照先生说的办。”

王锡爵唯恐她又要哭闹,小心翼翼的说道:

“和反贼谈判,不等于朝廷承认反贼有什么大义名分。当年招安海盗汪直,高丽抗倭,抗击鞑靼,不也遣使谈判过朝廷遣使,不意味着叛臣不是叛臣,贼寇不是贼寇。”

郑贵妃听到这里,顿时好受了很多,温声软语的说道:“王先生继续说。”

“是。”王锡爵继续道:“就说本朝成祖皇帝,当年兴义师龙起北京,奉天靖难,不也和南京的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过”

郑贵妃不禁有点意外,“竟有此事成祖还和建文君相互遣使谈判”

张位插话道:“娘娘,首辅所言是真。当年成祖靖难,和南京有过三次谈判,虽然因为建文君没有诚意导致谈判破裂,可终归是谈判过。”

郑贵妃心里更好受了些,“原来如此。”

王锡爵道:“皇上才是大明的真龙天子,正统之位稳若泰山,君临天下二十四年,这就是铁打铜铸的大义!是君!是父!朝廷和叛臣、反贼、倭寇谈判,也丝毫不会动摇朝廷的名分和威信。”

“眼下可虑者,就是两大反贼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朝廷。若是南贼和西贼相约一起出兵,一个北伐,一个东征,试问朝廷如何抵御”

“九边精兵被鞑虏牵制,一旦抽调九边精兵太多,蒙古骑兵就能长驱直入,难道再来一次土木堡么是以,九边精锐不能抽调太多,最多只能抽调五万人,不能再多了。”

“就当能抽调五万吧,我们来算算账。”

“国舅的十万新军还没有练成,眼下绝不可用。家丁编练的屠虎营只有三万人,李如松的西军只剩五万人,再加抽调的五万边军,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几万兵马,只有这么多了。”

“南贼呢有了戚继光十几万大军投降,又有土司兵相助。西贼据说也有十几万大军。”

“而朝廷能调用的十几万兵马,却是同时应付西贼和南贼两路。钱粮也需要时日筹措,短期内能应付的过来么必然是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只能是疲于奔命,满盘皆输!”

“朝廷需要缓兵之计,尽量稳住南贼和西贼,起码要为朝廷争取缓兵之计的机会!这遣使谈判,就在所难免,势在必行!”

“是以老臣以为,应该派出使者,去南京和西域谈判,不为感化反贼,也不指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望能拖延反贼北伐、东征的时日,阻挠他们联手,再刺探一下南京、西域的内情,谈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王锡爵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会儿,让郑贵妃消化自己的话。等看到郑贵妃神色释然的点头,这才继续解释道:

“这还只是第一个目的,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售其大义、以退为进,给反贼制造一个难题。”

“哦”郑贵妃精神一震,“什么难题”

王锡爵却是看向张位,“张阁老,还是你来说吧。”

他很清楚,张位一定知道他的意思。

张位只能接着王锡爵的话说道:“娘娘,元辅的意思是,主动提出和南贼南北分治,割让长江以南。同时,主动提出承认西贼的帝位,承认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